您的位置:首頁新生兒敗血症的中醫治療
問題 【黃疸】 【歸檔】 15年05月01日

新生兒敗血症的中醫治療

問題描述 寶寶晚上量體溫是38。4度,以為發燒就送醫院,送到醫院時,量體溫是37。2度,但醫生看我寶寶比較疲倦,懷疑是有感染,要求我們住院全面檢查,今天醫生通知我們到醫院,給我們看了診斷結果,說是感染性敗血症。
網友回答
2015年05月01日 14:33

由於新生兒免疫系統未成熟,免疫功能較差,極易發生感染,發生感染後很難局限而導致全身廣泛炎性反應,病情進展較快。常見病原體為細菌,但也可為黴菌、病毒或原蟲等其他病原體。可分為早髮型和晚髮型。早髮型多在出生後7天內起病,感染多發生於出生前或出生時,病原菌以大腸桿菌等G-桿菌為主,多系統受累、病情兇險、病死率高。晚髮型在出生7天后起病,感染發生在出生時或出生後,病原體以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見,常有臍炎、肺炎等局部感染病灶,病死率較早髮型相對低。新生兒敗血症的早期臨床表現常不典型,早產兒尤其如此。表現為進奶量減少或拒乳,溢乳、嗜睡或煩躁不安、哭聲低、發熱或體溫不升,也可表現為體溫正常、反應低下、面色蒼白或灰暗、神萎、體重不增等非特異性症狀。出現以下表現時應高度懷疑敗血症發生:1.黃疸有時可為敗血症惟一表現。表現為生理性黃疸消退延遲、黃疸迅速加深、或黃疸退而複現,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2.肝脾腫大出現較晚,一般為輕至中度腫大。3.出血傾向皮膚黏膜瘀點、瘀斑、紫癜、針眼處流血不止、嘔血、便血、肺出血、嚴重時發生DIC。4.休克面色蒼灰,皮膚花紋,血壓下降,尿少或無尿。5.其他呼吸窘迫、呼吸暫停、嘔吐、腹脹、中毒性腸麻痹。6.可合併腦膜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化膿性關節炎和骨髓炎等。

2015年05月01日 14:33

治療1.抗生素治療依據細菌培養結果和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抗生素。用藥原則:早用藥,合理用藥,聯合用藥,靜脈給藥。療程足,注意藥物毒副作用。2.處理嚴重併發症監測血氧和血氣,及時糾正酸中毒和低氧血症,及時糾正休克,積極處理腦水腫和DIC。3.清除感染灶。4.支持療法注意保溫,供給足夠熱卡和液體。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5.免疫療法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建議去當地正規醫院治療,因為那裡對寶寶的病症非常瞭解,治療起來也見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