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性健康腳上起水泡
問題 【腳氣】 【歸檔】 16年07月30日

腳上起水泡

問題描述 我的妹妹現在在南方工作,聽她說她們那裡夏天相當悶熱,由於她工作常年都要穿運動鞋,她和我說她最近可能腳上起水泡了,真是讓人頭疼,請問一下,腳上起水泡怎麼辦?
網友回答
2016年07月30日 09:49

腳氣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其發病的規律一般以夏季加重,冬季減輕。主要的病理為真菌感染,常見的誘發因素為足部多汗潮濕或鞋襪不透氣。臨床表現常為奇癢好和腳臭,臨床上常見的有三種:糜爛型、水皰型、鱗屑角化型。腳氣又稱足?,常可以通過接觸傳染。在治療方面,要注意保持鞋襪的清潔,通常可以使用相關的外用藥物消菌治療,若是症狀比較嚴重,建議去皮膚科檢查會診治療。

2016年07月30日 09:49

【治療腳氣要注意哪些問題】規範用藥,用足療程 很多腳氣的反復發作與患者不堅持用藥有很大關係。這些患者往往一看到腳氣的症狀緩解了,就不再用藥,等到腳氣再次發作的時候,再用。這種見好就收的做法使得腳氣很難得到治癒,長期的腳氣將可能導致灰指甲甚至是丹毒等其他疾病。專家建議:“腳氣真菌寄生在皮膚角質層中生長繁殖,需長期用藥才能殺死它。皮膚的代謝週期為28天左右,用藥時間一定要堅持四周以上,如果“見好就收”,真菌將很難被徹底殺死。”有些藥物抗真菌持續時間短,需要一天多次用藥,然而,這對於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等部分人群來說就有些困難了。忘記塗藥或工作時間出於隱私考慮等因素都會成為一天多次用藥的“絆腳石”,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在選擇抗真菌藥物的同時,最好選擇一天一次的藥物治療,不僅可以避免一天多次用藥的繁瑣,而且有助於患者堅持用藥。

2016年07月30日 09:49

腳氣很“煩人”,防治腳氣需要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據瞭解,接觸真菌並不表示就會染病。自皮膚接觸到入侵,真菌在皮膚上會停留長達12個小時,而在這段時期內,只需要用肥皂將皮膚清洗乾淨就可以預防真菌入侵了。預防腳氣應保持足部清潔乾淨,尤其是夏天,腳部易出汗,應及時清洗並且儘量保持乾燥;鞋襪要勤洗勤換,平時最好穿吸汗的棉襪。 另外,剪指甲時不能剪得太深,不要穿過緊的鞋,特別是女性穿的高跟鞋,最易擠壓指甲,引發腳氣、甲溝炎等。家庭成員中,若有人患有腳氣,應避免共用衛生用具。隨著市場上美甲行業、足療行業的興起,腳氣傳播的機率也相應提高了,相關行業需要加強衛生條例的規範,從業人員需要提高職業素質,保持個人衛生,不要讓腳氣成為一種“時尚病”。

2016年07月30日 09:48

腳氣,是由於真菌感染並損壞腳部皮膚造成的。腳癬真菌為喜濕性的真菌,人的腳趾間最適合真菌生長和繁殖。腳癬真菌生命力極強,能在乾旱的沙漠及冰凍的環境中處於休眠狀態長期生存。在120度的高溫條件下20分鐘都不會死亡。真菌很難殺死。它的菌毛具有吸附作用,會緊緊吸勾在組織細胞上。其鞭毛是運動器官,所以真菌能運動。腳氣的發病還與生活習慣有關。不良衛生習慣常使足癬發病率增高。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潔衛生和鞋襪的情況,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場所。有些人還喜歡用手摳摸腳趾,以至損傷了足部皮膚,使足癬蔓延。家庭中有人患足癬,如不給予適當的治療,又去密切接觸別人,會造成接觸傳染。足癬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常不消毒,健康人使用後也易感染

2016年07月30日 09:48

腳氣症狀症狀:多見於成年人,男女皆可發病。往往夏季加重,冬季減輕,時輕時重,長期遷延。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鱗屑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或伴有裂口,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於足緣、足底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鱗屑角化型:好發於足跟、足緣部。由於真菌感染引起皮膚乾燥、角質粗厚、脫屑,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常年不愈,大多數患者由糜爛型、水皰型轉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