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大學生創業想走捷徑 3.8噸早產水餃被銷毀

文章導讀

大學生創業本該值得鼓勵和支持,不過,近日武漢市工商部門查處的最大一批速凍“早產”水餃,竟是去年畢業的大學生製造;大學生創業想走捷徑,雖然這批共3.8噸的“早產水餃”已在漢陽被銷毀,但是這樣的不良行為確實又給人們上了一堂深刻的道德課。

直擊 雨中攪碎380件水餃

這批水餃共3.8噸,雖有品質檢驗合格報告,但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被延後一個月左右。

昨日,冒著冰冷春雨,記者隨漢陽工商分局執法人員來到五裡墩附近一家冷庫,將380件查扣的“早產”水餃運往五裡垃圾轉運站,再用垃圾清運車將其攪碎銷毀。

記者看到,這些“早產”水餃每件裝有20袋,每袋500克。包裝上顯示,製造商為湖北鼎鮮食品有限公司,品名為“鸚鵡洲牌灌湯水餃”,生產位址位於沌口開發區,保質期為12個月。費了好長時間,記者才在封口處看到模糊的生產日期。

調查 立案後當事人玩失蹤

2011年6月15日,根據舉報,漢陽工商分局在五裡墩一家冷庫,查獲380件速凍“早產”水餃。經查,這批水餃外包裝上標注的是“2011年7月12日”等相鄰幾天的時間。

隨後,執法人員前往生產廠家湖北鼎鮮食品有限公司調查。經查,公司3名股東全姓丁,均為外省同一村來漢創業的年輕人。其中一名股東稱,公司負責人和大股東丁某僅24歲,去年從江西一所大學畢業後,便約同學來漢創業。去年春節剛過,他們就用籌來的100萬元創辦公司,生產“鸚鵡洲”牌灌湯水餃,主要銷往武漢周邊地區。

去年4月中旬後,公司長期沒接到訂單。但由於經驗不足,公司並沒有及時減產。隨著產品積壓,有員工建議標注生產日期人為後延。當時,公司負責人沒有反對。至案發時,該公司先後生產了多種日期的“早產”水餃共380件。

沒想到,立案調查的第二天,丁某及其他當事人均失去蹤跡。如今,該案雖未結案,但依據法定程式,這些“早產”水餃需及時銷毀。

答疑 品質合格也須銷毀

此案中,查獲的這批水餃雖是“早產”,但生產商向執法人員提供了品質合格證明。品質合格且貨品數量較大,為何還要銷毀?責令其規範包裝可以嗎?

對此,工商部門表示,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只要食品外包裝不合格,就必須銷毀。至於為何不將這些“問題產品”進行廢物再利用,也是基於此,就是為避免發生食品安全問題。

反思 大學生創業無“捷徑”

調查中,曾有大學生創業者向工商執法人員“訴苦”:一些民營企業老闆白手起家時,均是利用法律真空,賺得“第一桶金”,自己為什麼改一下生產日期就被查處?

就此,漢陽工商分局有關人士表示,對於大學生創業應大力支持和保護。但涉及食品安全問題,絕不能遷就,否則,就是縱容,會危害更多消費者。

團省委青年創業就業促進中心副主任張奕表示,大學生在創業道路上既要走得快、更要走得穩。對創業者而言,財富的積累固然重要,但誠信的積累和社會責任的銘記更需放在首位。大學生創業沒有“捷徑”,必須以守法經營為前提,否則創業就難成功。其他創業者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