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養生

精于氣功養生的專家——曹操


曹操生於東漢王朝將傾之際,"性不信天命之事",但卻堅信氣功鍛煉可以長壽,這在他的詩中有所反應:"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表達了自己希望長壽、大幹一番事業的願望。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執掌著中央政權。他利用這一有利身分,招集了一大批當時的氣功名家來到身邊,傳授氣功養生的秘法,其中著名的有左慈、華佗、甘陵、甘始、封君達等人,他經常向這些人請教氣功鍛煉的方法與宜忌,並從他們那裡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在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詳細記載了曹操向氣功師皇甫隆求教的一封信,他說:"我聽說您已年過百歲,而體力仍甚強壯,耳聰目明,臉色紅潤,請問您的養生之道是什麼呢?"皇甫隆向他報告了自己的心得,他的健身功法是向當時年已178歲的修道者蒯京學的,名字就叫"煉精"。他說:"臣聞天地之間唯人為貴。故當朝朝服食玉泉,琢齒,使人丁壯,有顏色,去三蟲而堅齒。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滿口乃吞之,琢齒二七遍,乃名煉精。"曹操接到這封回信後,果然便信受奉行,長期堅持,這對他的健康有莫大的好處。

這種功法要求人閉目端坐,心神寧靜,排除一切雜念,舌抵上齶,口唇微合。入靜後,唾液漸漸從舌下湧出。待滿口時,緩緩咽下,並用意念將之送入下丹田。另一種方法是:晨起漱口後,不拘坐臥,寧神閉口,先叩齒36次,閉口,令舌頭在口中上下攪動,左右各18次,此時口中津液較多,用之漱口36次,分3次咽下,要"用意精猛,令津與氣谷穀然有聲。"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唾液中除大量水分外,還含有球蛋白、粘蛋白、氨基酸、澱粉酶和溶菌酶及多種免疫球蛋白。堅持吞咽唾液可以潔口固齒,幫助消化,預防疾病,增強免疫力,因而對健康有益。

從中醫角度看,這是道家氣功修煉法的第一步:煉精化氣。古人把丹田比作爐子,把唾液等精血津液比作藥料放在丹田之中煉。要將它們煉成氣、丹。氣即能量,代表人體的抵抗力,免疫力等各種功能,將唾液等"煉精化氣",正是培養人體抵抗力的過程,怎能不對健康有益呢?

曹操看到前人的成就,對此"煉精"方法深信不疑,堅持了幾十年。這使他的身體狀況大為改善。雖然軍旅勞頓,政務繁忙,但從未放棄。

除了這種氣功鍛煉方式之外,曹操還進行過多種氣功鍛煉。如叩齒、鳴天鼓等。平時,他更善於注意從點滴之處著手,努力追求健康。正如孫思邈的養生銘中所說:"勿使悲歡極,當令飲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寢鳴天鼓,晨興嗽玉津。安神甯悅樂,常當節五辛。"這些曹操全做到了。

曹操從少年時就身體健康,雖然經歷了長時間的政治、軍事鬥爭,並未使他過早衰老。加以長期的氣功鍛煉,使他更趨健康。若不是一時惱怒殺了華倫,導致頭風失治,他活過七十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