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中醫養生保健

影響因素:

1、首先,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上古天真論中的養德,主要是體現在合同與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才能有利於壽蔽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而長生不老和福壽無疆的理想境界,必須是從生活方式病和社會方式病入手轉變,必須從人類的身心素質和道德素質的根本點改造好,將身心素質和道德素質負增長的下士,力挽狂瀾地改造好和奮起直追,將庶人(中士)和身心素質和道德素質比較優越的上士們一起,向賢人、聖人、至人、真人、神聖人的福壽無疆境界利己利他,這就是合同與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和此其道生促成的科學革命成果。

2、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有規律的運動。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迴圈,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3、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4、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則被認為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預防疾病也是養生的重要一環。通過有規律的鍛煉,正確使用藥物,適當的進行食補,以及其他的有益於健康的活動,每個人都可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目的。

春季中醫養生保健4法:

1、禦寒防風莫忽視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別容易損陽氣,春季養生保健別急著減衣服。稍受風寒,易發宿疾。

2、飲食調養是關鍵

春季養生保健的飲食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鵝肉、鴨肉、蘿蔔、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選用甘辛、性溫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防止助熱生火。

3、鍛煉運動很重要

春季養生保健運動鍛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於運動。動則養形,活則血流。有規律的活動,適當的運動,這是古往今來長壽的秘訣。不過“動”有主動、被動之分,為適應春季之生氣,當以主動運動,持之以恆為主要。

4、精神調養很有益

春季養生保健精神調養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靜以外,在神藏于內時還要學會及時調攝不良情緒,當處於緊張、激動、焦慮、抑鬱等狀態時,應儘快恢復心理平靜。

中醫養生保健常識:

1、飯後五千步防治糖尿病。人在運動時,肌肉能量需求加大,糖分解代謝增強。餐後行走不僅能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迅速進入肌肉組織,加速糖的氧化利用,而且可以減輕或消除胰島素抵抗,增強各組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肌肉利用胰島素的能力,使居高不下的餐後血糖很快下降。

2、鍛煉預防老人胃腸道出血。一項以8250名65歲以上為調查物件的研究表明:鍛煉身體不僅強健身體,還有助於減少胃腸道出血的發病率。每週堅持參加3次以上體育鍛煉者與不參加體育鍛煉者相比,前者胃腸道出血的發生率可減少50%。爬樓梯或散步都是鍛煉的良好方式。

2、常吃含錳食品可預防骨質疏鬆。美國生物學家索爾特曼教授研究發現,人體缺錳可造成骨化障礙,導致骨質疏鬆和骨折。富含錳的食物有黃豆、扁豆、茄子、芋頭、蘿蔔、菠菜及綠葉蔬菜等。茶葉、堅果、穀類是錳的重要來源。肉類、蛋類、乳製品中含錳量雖不多,但其生物利用率高,也是錳的重要來源。

4、多食柳丁可預防膽囊炎。美國調查發現,在美國1900萬膽囊炎患者中,有2/3是。因為雌激素會使膽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膽汁中,容易形成膽結石。柳丁中的維生素C可以抑制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形成膽結石的機會相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