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食療佳品 桑葚泡酒治關節炎

桑葚,為桑科落葉喬木桑樹的成熟果實,桑葚又叫桑果,農人喜歡摘其成熟的鮮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們常食的水果(水果食品)之一。成熟的桑葚質油(油食品)潤,酸甜適口,以個大、肉厚、色紫紅、糖分足者為佳。每年4-6月果實成熟時採收,洗淨,去雜質,曬乾或略蒸後曬乾食用。

現代研究證實,桑葚果實中含有豐富的葡萄(葡萄食品)糖、蔗糖、果糖、胡蘿蔔素、維生素(維生素食品)(A原、B1、B2、PP及C)、蘋果(蘋果食品)酸、琥珀酸、酒石酸及礦物質鈣(鈣食品)、磷、鐵(鐵食品)、銅、鋅等。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藥,中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為滋補強壯、養心益智佳果。

具有補血(補血食品)滋陰,生津止渴,潤腸燥等功效,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鬚髮早白,消渴口幹,大便幹結等症。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桑葚入胃能補充胃液的缺乏,促進胃液的消化(消化食品),入腸能刺激胃粘膜,促進腸液分泌,增進胃腸蠕動,因而有補益強壯之功。可見桑葚是食療的佳品,且食療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下麵擷取幾則,以饗讀者。

一、取新鮮熟透的桑葚500克,米酒1000毫升,浸泡1-2個月飲用,每日2次,每次1小杯,可用於貧血或關節炎的輔助治療。若治療腸燥便秘(便秘食品),桑葚50克,肉蓯蓉15克,黑芝麻15克,炒貝殼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二、桑葚30克(鮮者60克)、糯米60克,煮粥,待熟時調入冰糖少許服食,每日1劑。可滋養肝腎,養血明目,適用於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目眩、視力下降、耳鳴、腰膝酸軟、鬚髮早白及腸燥便秘等。

三、桑葚、蜂蜜各適量,將桑葚水煎取汁,文火熬膏,加入蜂蜜(蜂蜜食品)拌勻飲服,每次10-15克,每日2-3次。可滋陰補血,適用于陰血虧虛所致的鬚髮早白、頭目暈眩,女子月經不調、閉經等。

四、桑葚100克、黃酒500克,將桑葚置黃酒中密封浸泡1周後按量服用。可養陰利水,適用于陰虛水腫、小便不利、關節作痛、口渴、發白等。

五、桑葚40克、冰糖20克,用開水沖泡飲用。桑葚性寒生津,冰糖性平滋津,治腸道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乾燥。 但是,桑葚性質偏寒,故脾胃虛寒,大便稀溏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