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赤芍藥的功效和作用

赤芍藥

赤芍藥為芍藥科植物芍藥、川芍藥、草芍藥及毛葉草芍藥等的根。芍藥為多年生草本,生於山坡草地或林下,分佈于東北、華北、陝西及甘肅等地,各城市多有栽培;川芍藥為多年生草本,生於海拔1800至3700米的山坡疏林或林邊路旁,分佈於陝西、甘肅、青海、四川和西藏;草芍藥為多年生草本,生於海拔800至2600米的山坡草地、林下和腐殖質較濃厚的土壤中,分佈于東北及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寧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毛葉草芍藥生於海拔1500至2000米的山坡林下,分佈于安徽、河南、陝西、甘肅和四種。8至9月採挖,去除地上部分及鬚根泥土,晾哂至半干進,紮成小捆,再曬至足幹。

藥理作用

①解痙作用

關於芍藥解除腹部攣急的研究,由於所用的劑型、成分和動物種屬不同,實驗結果殊不一致。目前認為芍藥甙具有較好的解痙作用。早年報導浸出液對家兔離體腸管表現抑制作用,但高濃度則先興奮後抑制。在以後的試驗中,對兔離體或在位的腸管常呈興奮作用,高濃度方有抑制或解痙作用。芍藥甙對豚鼠、大鼠的離體腸管和在位胃運動,以及大鼠子宮平滑肌均表現抑制,並能拮抗催產素引起的收縮;甘草之甲醇提取成分FM100與芍藥甙表現協同作用。

②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芍藥甙可以引起豚鼠血壓下降,其降壓程度與劑量有關,對豚鼠離體心臟影響不大,但可使狗冠狀血流量增加,其效力為罌粟堿的1/20,亞硝酸甘油的1/250,並能增加犬後肢血流量,其效力為罌粟堿的1/100,亞硝酸甘油的1/4500,芍藥甙分解為去苯甲醯基芍藥甙及苯甲酸,其藥理作用即消失,此甙對毒毛旋花子甙G引起的豚鼠心律不齊,無明顯的拮抗作用。草芍藥煎劑對離體蛙心、在位兔心呈抑制作用,對蟾蜍內臟血管及離體兔耳灌流能輕度擴張血管。

③鎮痛、鎮靜、抗驚厥作用

用壓迫小白鼠尾部測定痛閾的方法,芍藥甙及FM100(二者分別腹腔注射)鎮痛作用不顯著,如合併應用則起協同作用,口服給藥則無論單獨或合併應用均無鎮痛效果;用醋酸注射於小鼠腹腔,以扭體運動作為疼痛的指標,芍藥甙與FM100分別(腹腔注射)或合併應用均有顯著的鎮痛效果。芍藥甙有鎮靜作用,與FMl00合用能延長圜己巴比妥鈉對小白鼠的睡眠時間,對電驚厥無拮抗作用,但對五甲烯四氮唑引起的驚厥有弱的拮抗作用。芍藥浸膏能拮抗士的寧引起的驚厥。

④抗炎、抗潰瘍作用

芍藥甙有弱的抗炎作用,對角義菜膠及右旋糖酐引起的大白鼠後腳爪浮腫有抑制作用,與FM100表現協同,但對小白鼠染料滲出腹腔的抑制作用則極弱。對大白鼠應激性潰瘍有預防作用,在結紮幽門之大白鼠,芍藥甙與FMl00在抑制胃液分泌方面有協同作用。但芍藥根的提取液則能使胃液酸度分泌輕度上升,改善食欲。

⑤抗菌、解熱作用

白芍煎劑在試管內對志賀氏痢疾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此外還能抑制葡萄球菌酊劑能抑制綠膿桿菌。芍藥煎劑1:40在試管內對京科68-1病毒和皰疹病毒有抑制作用,白芍浸劑對某些致病性真菌亦表現抑制。芍藥甙對小白鼠正常體溫有降溫作用,對人工發熱之小鼠有解熱作用。

⑥其他作用

家兔口服草芍藥煎劑,血糖可暫時升高,以0.5~1小時為高峰,旋即下降,至5~6小時後恢復正常。芍藥甙對切開豚鼠氣管,機械刺激氣管粘膜引起的咳嗽均無鎮咳作用;對小白鼠尿量分泌無影響,而FM100則有顯著的抗利尿作用。芍藥提取物低濃度興奮小鼠離體子宮,高濃度則抑制之,且能對抗乙醯膽鹼、組織胺引起的收縮。從芍藥甙所表現的藥理作用看,與中醫臨床的治療作用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認為芍藥甙即是芍藥的主要有效成分。

食療作用

赤芍藥味酸、苦,性微寒;歸肝、心、脾經;入血分,斂降而微散。

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主治溫毒發斑,吐血衄血,血痢便血,崩漏,淋症,帶下,目赤腫痛,癰腫瘡瘍,頭胸脅腹瘀血疼痛,積聚,痛經經閉,風濕痹痛,跌撲損傷。

芍藥為女人一生護航

芍藥是一種毛茛科植物,又叫做離草,是多年生草本。每年4~5月開花,色澤鮮妍絢麗多彩。古人評花:牡丹第一,芍藥第二,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因為它開花較遲,故又稱為“殿春”。然而,芍藥被稱為女科之花,並不是因為它的花美,而是因為它的根好。芍藥的根仍稱為“芍藥”,是著名的中藥材。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醫藥著作《本經》裡,已有芍藥的名稱記載。南北朝傑出的醫學家陶弘景開始把它分為白芍、赤芍兩種。它們不同之處在於:赤芍為野生品,入藥以原藥生用,其功用長於涼血逐瘀;白芍為栽培品,經刮皮、水煮、切片、曬乾而成,功效長於補血養陰。其中尤以浙江出產的芍藥,品質最佳,稱為“杭白芍”。推薦藥方:當歸芍藥散、桂枝芍藥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