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黃芩苷的功效和作用

提取來源

本品為雙子葉植物唇形科 Labiatae 黃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乾燥根提取而得。黃芩是一種常用的中藥。

藥理用途

黃芩苷(Baicalin)是從黃芩根中提取分離出來的一種黃酮類化合物,具有顯著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變態及解痙作用,並且具有較強的抗癌反應等生理效能。在臨床醫學已佔有重要地位。黃芩苷還能吸收紫外線,清除氧自由基,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因此既可用於醫藥,也可用於化妝品,是一種很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妝品原料。

藥理作用

(一)抗炎、抗過敏、抗變態反應、保護骨質

黃芩苷、黃芩素對關節炎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黃芩素對類風濕關節炎、γ-球蛋白變性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機制與D-青黴胺相似;對關節炎繼發性骨損害有保護作用,能抑制骨質的退化和破壞。

黃芩對各型變態反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對l型變態反應作用最強,能抑制肥大細胞酶啟動系統對過敏介質SRS-A和組胺的釋放,抑制了過敏反應。其有效成分為黃芩素、黃芩苷和其他黃酮類成分。因而黃芩對動物過敏性哮喘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或緩解作用,並且與麻黃堿有協同作用。

(二)解熱、解毒和抗病原體

本品對實驗性發熱有顯著的解熱降溫作用。

黃芩黃酮類成分具有顯著的廣譜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抑制阿米巴原蟲的作用。但也有報導黃芩無明顯的抗菌作用,或者是有較弱的抗菌作用。

本品有解毒作用,與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關。

(三)利膽、保肝和降脂

本品可促進家兔膽汁分泌,使血中高膽紅素含量降低。有顯著的保肝作用。黃芩黃酮能使動物血清中升高的轉氨酶ALT、AST顯著下降。

黃芩新素可明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總膽固醇和肝內甘油三酯,並能抑制葡萄糖向脂肪轉化。漢黃芩素能顯著降低肝內和血清甘油三酯,並能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漢黃芩素、黃芩素、黃芩苷還能顯著降低血清γ-GT、AlT、AST、TG、Tch。黃芩苷、黃芩素還能抑制脂肪組織的脂解作用。

(四)鎮靜、降壓、解痙、利尿、抗凝

本品能加強大腦皮質的抑制過程,而有鎮靜功效。

本品能抑制血管運動中樞,直接擴張血管而有顯著的降壓作用。對腎性高血壓犬也有顯著的降壓作用。

本品煎劑對腸痙攣有解痙作用。其有效成分為漢黃芩素,而黃芩素無效。

有利尿功效。

黃芩黃酮有強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並能抑制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因而有抗凝血作用。

(五)抗氧化、抗白內障、抗癌

本品尚有顯著的抗氧化,清除超氧自由基的作用。

對實驗性白內障有顯著的防治效果。對醛糖還原酶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用其煎劑灌服半乳糖性白內障大鼠,可明顯延緩、減輕白內障的形成,能使一半動物晶狀體保持透明。

本品乙醚提物對Ll210有細胞毒作用。其所含白楊素對人體鼻咽癌KB細胞有細胞毒活性。

劑量與用法

藥典劑量:3~9g。

臨床常用劑量:3~12g。

大劑量:l5~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