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治療貧血的小藥膳

文章導讀

中醫講究以藥入膳,這樣既治療疾病,又滿足於口服。對於貧血,藥膳療法是該病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例如:黃芪雞汁粥、肝粥、荔枝幹大棗、紅棗黑木耳湯等藥膳方效果顯著,貧血者宜經常食用。

黃芪雞汁粥

功效:益氣血,填精髓,適於體虛、氣血雙虧、營養不良的貧血患者。

配料:重1000~1500克的母雞1只,黃芪15克,大米100克。

製作:將母雞剖洗乾淨濃煎雞汁,將黃芪煎汁,加入大米100克煮粥。

用法:早、晚趁熱服食。

宜忌:感冒發熱、外邪未盡者忌服。

肝粥

功效:補肝,養血明目,適用於氣血虛弱所致的貧血、夜盲症、目昏眼花等症。

配料:豬肝(羊肝、牛肝、雞肝均可)100~150克,大米100克,蔥、薑、油、食鹽各適量。

製作:將動物肝洗淨切成小塊,與大米、蔥、薑、油、鹽一起入鍋,加水約700克,煮成粥,待肝熟粥稠即可食。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趁熱頓食。

荔枝幹大棗

功效:補氣血,適用於失血性貧血。

配料:荔枝幹、大棗各7枚。

製作:將荔枝幹與大棗共煎水。

用法:每日服1劑,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