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春季回家過年 健康飲食有講究

春節期間,人們往往作息不規律,不是省略了某頓飯,就是集中在某一餐吃,甚至暴飲暴食,這樣會增加腸胃負擔。在醫院門診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怪病:眩暈無力、眼球突出、下肢抖動、肢體麻木,有的還心慌意亂,病情危急。可就是查不出原因。經問診,這些病多發生在進食美味佳餚之後。原來這種病狀就是一種鮮人為知的美味綜合征。如何在節假日期間吃的好,又吃的健康,給大家一些飲食小貼士。



細嚼慢嚥:吃得太快,食物咀嚼不夠,會使消化液分泌不足,造成消化不良。
定時定量:春節期間,人們往往作息不規律,不是省略了某頓飯,就是集中在某一餐吃,甚至暴飲暴食,這樣會增加腸胃負擔。
早餐不可省:春節期間有了充分的時間可以睡懶覺,有時候起床晚了連早餐也省了。但睡醒後,處於十幾個小時的空腹狀態,如果不進食,夜間分泌的胃液缺乏食物的中和,易導致胃腸不適。
保持愉快的心情:壓力、焦慮會讓胃酸分泌過多,是胃黏膜防禦機制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用餐時更需要放鬆,專心吃,避免邊吃邊開會,或邊吃邊讀書。
睡前避免進食:睡前進食會增加胃的負擔,還可能使某些症狀惡化,儘量不要在睡前3小時內吃東西。
餐後適當休息:飯後避免立刻工作或做劇烈運動,但也不要馬上躺下來,趴睡或癱在沙發上看電視。
節制煙酒:含酒精飲料會降低胃黏膜抵抗能力,引發胃炎,如果非喝不可,也要避免在空腹時喝,吸煙則會刺激胃酸分泌,甚至影響潰瘍痊癒。
充足睡眠:適當運動,有助於消解壓力,緩和情緒,降低腸胃疾病復發的機會。
宜攝取的食物:五穀類、不加糖奶類及乳製品,豆漿、蛋、魚、嫩而無筋的瘦肉,水果和新鮮蔬菜,這些都可促進腸胃蠕動,加快體內毒害物質的排泄過程。


最後小編祝大家健健康康過新年,蛇年行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