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腦力勞動者如何做好“體力運動”

現代社會腦力勞動者是社會前進的主力軍,但是腦力勞動者的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健康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那麼如何能夠改善這一情況呢?

腦力勞動者由於平時久坐、缺少運動,導致心肺功能下降,久坐彎腰,盆腔血液迴圈受阻,痔瘡發病增多,尤其是男性,還有長時間靜坐伏案工作,身體各部肌肉活動不足,血液迴圈不足,影響到氧和營養的供給,肌肉逐漸萎縮。此外,由於缺乏運動還易導致肥胖、食欲下降、代謝緩慢、免疫力下降等的發生。

運動可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促進腦血液迴圈,改善腦細胞的氧氣和營養供給,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經常運動促進身體血液迴圈,增強心肺功能,保證營養供給,使內臟器官功能增強,促進身體健康,增強大腦活力。這對經常從事腦力勞動者來說,尤其重要。

(1)鍛煉頻率:每週堅持鍛煉3~4次。

(2)鍛煉時間:每次30~60分鐘,不要過量和長時間鍛煉,預防運動過度,否則,不利身體恢復和出現過度疲勞。

(3)鍛煉強度:55%~75%的目標心率或運動量自我感覺為宜。

2.鍛煉內容 腦力勞動者適合的運動項目如下:

(1)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散步、慢跑、游泳、有氧健身操等。這類運動有助於提高心肺功能,保護心腦血管及呼吸系統。

(2)提高肌肉彈性,防止肌肉萎縮的健身項目有:輕重量的無氧器械練習。

(3)改善不良情緒,減緩工作壓力的運動專案有:打乒乓球、籃球、羽毛球、集體健身操、健康舞、瑜伽等。

最後建議那些腦力勞動者們,要加強身體鍛煉,這樣才能更好的投入健身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