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黃顙魚生吃的做法

黃顙魚也是常見的魚類的一種,大家在平時吃過黃顙魚嗎,它的營養價值會表現在很多的方面,食療作用也有很多,能夠很好的利尿消腫,益脾胃,對於黃顙魚生吃的做法很多人想去瞭解,黃顙魚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紅燒,可以清蒸,而且它的藥用價值也是很大的,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

大家在平時聽說過黃顙魚嗎,這一魚類也是很常見的了,它主要生長在黃河、長江、黑龍江流域,它的食用方法也很多,可以做出不同味道的美食來,對於黃顙魚生吃的做法大家就來瞭解一下吧。

食療價值

鮠科動物黃顙魚的肉。黃顙魚又稱黃頰魚、黃骨魚、黃刺魚、河龍盾鮠。

分佈于中國長江、黃河、珠江和黑龍江等流域。獲得後,除去鰭、內臟,洗淨用。

性味甘平。能益脾胃,利尿消腫。《醫林集要》治水氣浮腫,即以黃顙魚配綠豆、大蒜,用水煮爛,去魚食豆,並取汁調商陸末服。攻補兼施,對脾虛而腫滿甚者尤其適宜。

黃顙食譜

食材明細

黃骨魚 2條青椒 1個紅椒 1個薑 適量蒜 適量蔥 適量鹽 適量生抽 適量老抽 適量料酒 適量花椒 適量白糖 適量雞精 適量白胡椒 適量

1、黃骨魚處理乾淨

2、用1勺料酒與少許鹽將魚醃漬5分鐘(因為黃骨魚腥味較重)

3、調料圖

4、青紅椒洗淨切塊備用

5、鍋中下油燒到冒青煙時,下魚煎(這樣的話魚才不會粘鍋)

6、將魚煎至兩面黃色

7、然後下薑蒜花椒爆香,在魚身上淋1勺生抽,半勺老抽

8、加水沒至魚身開始煮,其間加少許白醋去腥,適量鹽調味,適合白糖

9、當鍋內湯汁剩下無幾時,下青紅椒與蔥段稍燜一下,加少許雞精與白胡椒粉即可關火

藥用價值

黃顙魚

性味:甘、平,微毒。

功用:利小便,消水腫,祛風、醒酒。

宜食:適宜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腳氣水腫以及營養不良性水腫者食用;適宜小兒痘疹初期食用。

《本草綱目》:“煮食消水腫,利小便。”

姚可成《食物本草》:“主益脾胃和五臟,發小兒痘疹。”

忌食:根據前人經驗,為“發物”食品,故有痼疾宿病之人,諸如支氣管哮喘,淋巴結核,癌腫,紅斑狼瘡以及頑固瘙癢性皮膚病者,忌食或謹慎食用。忌與中藥荊芥同食。

《日用本草》:“發風動氣,發瘡疥,病人尤忌食之。”

《隨息居飲食譜》:“甘溫微毒,發痘瘡。”

《本草綱目》:“反荊芥。”

選方:

⑴水氣浮腫(急性腎炎,腎病綜合症等):

黃顙魚3尾,綠豆1小杯,大蒜頭1個,水煮爛,去魚,食豆,並喝其湯,不能用鹽。

⑵累痢潰爛:

黃顙魚1尾,剖去腸雜,納入蓖麻子20粒,黃泥封固,放炭火中煆存性,去泥,研細末,以菜油調塗,一日2次,用前先以食鹽水洗滌拭擦患處。(此方亦可用治下肢潰爛。)

黃顙魚生吃的做法大家應該瞭解,有一些魚是適合生吃的,而且生吃的時候還別有一番滋味,黃顙魚的藥用價值也會表現在很多的方面,能夠很好的治療身體的一些不適,大家在平時應該無多吃一些魚類。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