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警惕筷子也有保質期


相信很多人都對吃飯用的碗筷很講究,一些比較愛乾淨的人,就算在單位食堂吃飯,也要自帶碗筷。這樣做其實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最值得注意的是,自己家中的碗筷,可能大家認為筷子只要洗乾淨了就可以放心使用了,其實,筷子也是有保質期的,如果過期了,也應該更換!


家用筷子也有保質期,最好半年一換,否則,如果筷子發生黴變而使用,當心誘發肝癌。


一次性筷子時間長了會滋生各種黴菌,如果長期使用黴變的一次性筷子,輕者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疾病。嚴重發黴的筷子會滋生“黃麴黴素”,該物質已經被廣泛認定可誘發肝癌。


不少市民在吃面時喜歡將筷子放在煮面的湯裡燙一燙,但殺菌效果其實很有限。筷子只有在100℃的沸水裡煮5分鐘以上,才能達到理想的殺菌效果,較理想的殺菌方式是使用高溫消毒櫃。


此外,與一次性筷子相比,家用筷子更容易變質。家用筷子使用頻率高,且長期用水洗滌,導致筷子的含水量特別高,很容易成為細菌生長的溫床,如黃色葡萄菌、大腸桿菌等。長期將筷子擺放在櫥櫃內,則可能讓筷子變質的幾率提高五倍以上。一般來說,筷子使用半年就可以更新換代了。


那麼,如何鑒別家裡的或餐館裡的筷子是否過期了呢,是否還能繼續使用呢?相信很多人都非常關心這方面的問題,為了健康,很多人在外面餐館吃飯,都是自帶碗筷,而不是使用公用的碗筷,其實,家裡的筷子也應該像牙刷一樣,定期更換,才利於健康。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過期筷子的鑒別方法:


如果筷子上出現非竹子或木頭本色的斑點,表示該筷子很可能已經發黴變質,不可繼續使用。


筷子顯得潮濕,或者出現彎曲、變形,則表示已受潮或擱置時間太長,很可能已經過了保質期。


聞一聞,如果有明顯的酸味,都是受污染或過期的標誌,不可繼續使用。


“一次性”用品的壽命有限,大家一定要注意保質期


一次性餐盒:保質期約4個月,不宜盛放高溫食物,一般不能放到微波爐裡加熱,因其主要原料為聚苯乙烯,在65℃以上的高溫下會引發二惡英的發生,被證實為致癌物質。


一次性臺布:保質期6個月,因在自然環境中可能釋放二氧化硫,不宜長期擺放在餐桌上,如果非要使用,建議使用時再鋪上,用完及時回收。


一次性牙刷:酒店內使用的一次性牙刷多為密封包裝,保質期約8個月。


一次性梳子:保質期1年左右,多為塑膠製品,不僅容易與頭髮、頭皮摩擦產生靜電,釋放的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質還容易導致頭屑、皮炎等發生。


一次性紙巾:多為原裝卷紙切割後直接包裝而成,與空氣接觸易發生化學質變,建議開封後兩天內使用完。


一次性口罩:保質期1年,過期不僅不能起到隔離細菌的效果,還可能因材料變質釋放出侵蝕呼吸黏膜的物質,誘發哮喘。


一次性內褲:多為化纖製品,保質期為1年,過期後如未經洗滌、消毒處理,易導致皮炎、泌尿系統疾病。


溫馨提示:上面已經介紹了有關筷子的安全使用問題,大家一定要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著想,筷子不但要洗乾淨了才用來夾菜,而且還要定期更換,以免過期筷子,給健康造成威脅。另外,還有很多一次性的日用品,也是有保質期的,大家不要以為表面看起來乾淨,就可以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