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吃對吃好讓老人身體更健康

中醫以平衡、平和與適中為基礎,就是說不管吃或是運動都要有一個度,過猶不及就是這個意思,尤其是對老年人來說,飲食更是要把控好這個度,老年飲食的禁忌下面就介紹給大家。

第一,要養成膳食養生的好習慣,不要等餓了再吃飯,在感覺餓了之前就要吃飯。因為在我們人體內,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規律的,食物從口腔進入到消化吸收的過程是4~5個小時,然後再進入下一個進食、消化、吸收過程,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一日三餐周而復始的原因,它是維繫我們的生命、保證我們身體健康的源泉。

第二,在吃飯的時候,不要吃得過量,八分飽即可。按食物的消化規律,每日三餐,兩餐之間適當加一些零食、水果即可。如果吃得過飽,會增加腸胃負擔,使血液集中到腸胃,使心、腦等重要器官相對呈缺血狀態。如果老年人患有高血壓或冠心病,腦卒中發生的幾率就會增加。我父親就是因為多吃了半個包子,再加上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原因,吃飽飯後不久又去洗臉,就在低頭的時候,大腦由於供血不足,導致突發腦卒中而去世。如果那時我懂得一點營養知識,如果那次讓父親少吃半個包子,如果不是低頭洗臉,我的父親不至於那麼早就離開我們。

第三,如果實在掌握不了吃八分飽的準確量,我介紹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吃飯的時候,吃到還沒有飽,還有一點餓的感覺時,就離開飯桌。這就叫做“飽中饑,饑中飽”。因為我們在吃飯的時候達不到細嚼慢嚥的程度,每口飯在口腔裡也達不到咀嚼20-30次,我們的大腦收到吃飽資訊總要比胃發出的資訊遲緩。如果進食的速度過快,胃部的資訊沒有發給大腦,食物又進來了,等大腦感覺到有飽腹感的時候,胃就已經吃撐了。

第四,“飽則傷肺,饑則傷氣”。如果吃得過飽,部分血液都集中到腸胃,其他重要器官會相應地出現缺血狀況,肺也會由於缺血影響正常工作,有損於肺功能;如果餓了不及時補充食物,機體就會缺少能量,為了不影響機體的正常運轉,大腦就會下令動用我們體內的儲備能量,來維持身體正常運轉,這樣就會有損我們的元氣。

第五,“若食飽,不得便臥,即生百病”。如果吃飽了,不要立即睡覺,這樣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俗話說,餓了發暈,飽了發困。我們很多人都會有吃飽飯發困的感覺。如果飯後馬上睡覺,所吃食物產生的能量消化不了就會轉化成脂肪,堆積在體內導致肥胖,而肥胖又是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腦卒中發病的根本原因。

以上5點老年飲食注意事項大家都記住了嗎?趕緊找找自己存在沒有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