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補氣的食物

常常聽人們講氣血不足,而對於氣血不足瞭解不太多。氣血不足其實就是指的人體出現了血虛,氣虛的情況,血虛當然就是要補血,氣虛則是要補氣。而引起人們氣虛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久病不愈,年齡大體質差,飲食不平衡等原因造成的。對於氣虛的情況,我們必須要採取補氣的方法,補氣的食物有哪些?


補氣也被稱作是益氣。不同的臟腑所導致的氣虛是不同的,比如說心氣虛,腎氣虛,脾氣虛等,這就要我們對它們進行補氣,就要採用補心氣,補腎氣,補脾氣等方法。那補氣的食物有哪些了?

雞肉味甘、性溫,歸脾、胃經。作用:補中益氣,補精添髓。宜於脾胃虛弱,疲乏,納食不香,慢性泄瀉。實證、熱證、瘡瘍和痘疹後忌食。

兔肉味甘、性涼。作用:補中益氣,涼血解毒。宜於脾虛食少,血熱便血,胃熱嘔吐反胃,腸燥便秘。虛寒、泄瀉者忌食。

牛肉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宜於脾胃虛弱,食少便稀,中氣下陷,慢性泄瀉。

桂魚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血。宜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虛寒證、寒濕證忌食。

泥鰍味甘、性平,歸脾、肺經。作用:補中益氣,利水祛濕。宜於中氣不足、泄瀉、脫肛。

粳米(大米、硬米)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宜於中氣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嘔吐、泄瀉。

糯米(江米)味甘、性溫,歸脾、胃、肺經。作用,補中益氣,補肺斂汗。宜於脾虛腹瀉,近代用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粘滯難化,食積證、氣滯證、濕證、脾虛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作用,健脾化濕,清暑和中。宜於脾虛濕盛,食少便稀,暑濕吐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歸脾、腎經。作用:健脾,補腎。宜於脾胃虛弱,腹瀉,嘔吐。氣滯證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歸脾、肺、大腸經。作用:補脾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宜於脾胃虛弱胃痛,津虧腸燥便秘,近代用於消化性潰瘍。濕證、濕熱證、胃脹腹脹、嘔吐、便稀者忌食;不宜與蔥、萵苣同食。

補氣的食物有哪些,對於補氣我們也可以採取藥物的補氣方法,但是藥物長期的服用的話,必定對身體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如果氣虛就可以食用一些補氣的食物,這樣既可以對疾病進行治療,而且還是最安全的一種方法,所以大家平時也可以吃這些食物來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