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老人養老方式有哪些

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們都意識到老齡化已經日趨嚴重,因此越來越多的老人公寓、養老院、敬老院等等紛紛出臺,以保證很多的空巢老人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那麼在現在這個非常多的養老的方式中我們應該如何為老人選擇呢?

老人與老人互助——“年輕的幫助年老的”

“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養老在鄉村,享樂家門口”。這是河北肥鄉縣前屯村首創的一種養老新模式——互助養老。這種養老模式,是專門針對農村中因子女出門打工或不願與子女住的空巢老人特意打造的。

老人與大學生間互助——“你省房租我省勞動力”

這是在德國比較流行的一種養老模式。在德國,大學通常都沒有足夠的學生宿舍,而另一方面,許多老年人在子女成家搬走或老伴去世後,只能獨守大房子度日。於是,德國一些有大學的城市民政局和大學服務中心想出了一個主意,介紹大學生到孤寡老人家居住,可免去房租,但學生要承擔部分照顧老人的義務,比如打掃花園、外出採購、冬天鏟雪等。

這種由大學生和老年人互助的模式,不僅解決了部分大學生住宿難、住宿貴的問題,也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很大幫助。

老人與單親家庭互助——讓殘缺的家變完整

在一些單親家庭,單身母親或單身父親沒有父母陪在身邊,既要照顧孩子,又要工作,經常是兩頭不能兼顧,生活非常緊張。而另一方面,許多失去老伴、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生活非常寂寞,再加上腿腳不靈便,開車採購、收拾院子、冬天鏟雪等重體力活幹不了。

為了把這兩種人的需求結合起來,在德國弗萊堡,出現了一種叫“三代同堂”的互助模式。這是由當地政府和福利機構出資建造的福利公寓,專門供孤身老人和單親家庭居住,有公用的廚房和大飯廳,並有專人管理和打掃衛生。這樣一來,殘缺的家變成了完整的家,年輕的單身母親或單身父親不再為孩子沒人照看而犯愁,而老年人也因有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他們甚至可以像一家人一樣,出去旅遊、野炊。

然而,這一溫馨、祥和的互助模式,卻很難得到國內人的認可。

快速到來的老齡化是一個不以我們意志為轉移的事實,就像我們不願意自己的父母老去,不願意生命迅速流逝一樣,然而,這一切終究在不可避免中發生。養老問題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僅依靠少數人的認識和單方面力量顯然是不夠的,它需要整個社會、家庭乃至個人的共同參與。面對快速到來的老齡化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冷靜思考與規劃生命的最終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