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荸薺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荸薺別名:馬蹄、烏芋、地栗、地梨、苾薺、通天草、芍、鳧茈、葃菇、水芋、烏茨、鳧茨、葧臍、黑山棱、鐵葧臍、紅慈菇、馬薯

禁忌人群:荸薺性寒,脾胃虛寒、血瘀者慎食。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發熱病人、麻疹、流行性腦膜炎患者。

那麼荸薺不能與哪些食物一起吃呢?多吃荸薺的好處有哪些?

與荸薺能同吃的最佳搭配食物:

荸薺+木耳:補氣強身

荸薺+核桃:有利於消化

荸薺+香菇:益胃助食

荸薺的基本介紹

莎草科荸薺屬淺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莖作蔬菜食用。古稱鳧茈(鳧茈),俗稱馬蹄,又稱地栗,因它形如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稱它馬蹄,僅指其外表;說它像栗子,不僅是形狀,連性味、成分、功用都與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結果,所以有地栗之稱。荸薺原產印度,在我國主要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廣東等水澤地區。荸薺冬、春季挖掘上市。荸薺是其地下匍匐莖先端膨大的球莖。球莖扁圓球形,表面平滑,老熟後呈深栗殼鈀或棗紅色,有環節3~5圈,並有短鳥嘴狀頂芽及側芽,肉為白色、質地脆嫩,多汁而甜。

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視之為“江南人參”。荸薺既可作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

荸薺的功效與作用

1.促進生長發育

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堿平衡,因此荸薺適於兒童食用。

2.降血壓

對降低血壓有一定效果,還對癌腫有防治作用。

3.整腸通便

有潤肺化痰,生津作用。所含的澱粉及粗蛋白能促進大腸蠕動,所含的粗脂肪增加了潤腸通便的作用。

4.消熱解毒

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最宜用於發燒病人。它具有涼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等功效。

5.降壓防病

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英。這種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抽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這種物質還對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腫有防治作用。荸薺還有預防急性傳染病的功能,在麻疹、流行性腦膜炎較易發生的春季,荸薺是很好的防病食品。

荸薺的營養價值

1.荸薺中含的磷是根莖類蔬菜中較高的。

2.荸薺中含有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英,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氣桿菌及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是夏秋季節治療急性腸胃炎的佳品。

荸薺的選購

皮呈淡紫紅色、肉呈白色、芽粗短、無破損、帶點泥土的為好。浸泡後的荸薺色澤鮮嫩。如果您看到的荸薺顏色呈不正常的鮮紅,分佈又很均勻,就值得懷疑。

荸薺的存儲

1.不宜置於塑膠袋內,應置於通風的竹籮筐最佳。

2.把荸薺放在太陽底下暴曬,這樣一來可以讓荸薺保存更長的時間,而且曬乾後的荸薺更加的甘甜、可口。

荸薺的食用方法

1.荸薺的表皮極易帶菌,烹製前必須洗淨、去皮、最好用開水燙一下。

2.荸薺不宜生吃,因為荸薺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一定要洗淨煮透後方可食用,而且煮熟的荸薺更甜。

3.熟食多用於做配料,也可用於炒、燒或做餡心。如“荸薺炒蝦仁”、“荸薺炒雞丁”等。

4.荸薺可消宿食,適合飯後食用。

5.荸薺用水煎服,能利尿排淋,對尿道感染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