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猴頭菇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猴頭菇別名:猴頭菌、猴頭、猴頭蘑

禁忌人群:低免疫力人群,高腦力人群,對菌物食品過敏者慎用。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心血管疾病、有胃腸病的患者。

那麼猴頭菇不能與哪些食物一起吃呢?多吃猴頭菇的好處有哪些?

與猴頭菇不能與什麼同吃相克食物如下:

猴頭菇+野雞肉:易導致出血

與猴頭菇能同吃的最佳搭配食物:

猴頭菇+白術:活血滋補

猴頭菇的基本介紹

猴頭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肴,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海參、魚翅)之一。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稱。這種齒菌科的菌類,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長約1~3釐米,它的子實體圓而厚,新鮮時白色,幹後由淺黃至淺褐色,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徑3.5~10釐米,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蝟,故又有“刺蝟菌”之稱。猴頭菌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

猴頭菇子實體呈塊狀,扁半球形或頭形,肉質,直徑5-15cm,不分枝(與假猴頭菌的區別)。新鮮時呈白色,乾燥時變成褐色或淡棕色。子實體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菌刺密集下垂,覆蓋整個子實體,肉刺圓筒形,刺長1-5cm,粗1-2mm,每一根細刺的表面都佈滿子實層,子實層上密集生長著擔子及囊狀體,但子上著生4個擔孢子,並且野生的猴頭菇一般成對生長。

由於猴頭的來源比較充足和烹飪事業的發達,不少菜系的猴頭菇菜譜名目增加,不但有傳統菜,還有創新菜。例如遼寧菜的猴頭扒熊掌、猴頭燉飛龍;吉林菜的珍珠猴頭;黑龍江菜的鴨腿猴頭蘑;北京菜的松樹猴頭;河南菜的戴帽猴頭蘑;以及其他菜系的猴頭扒菜心、白扒猴頭、紅燒猴頭、香鹵猴頭、清湯紫菜燴猴頭、猴頭蘑燉鴿子、猴頭燉鵪鶉、山雞猴頭砂鍋、滑炒雞絲猴頭、猴菇雞片、猴頭釀雞、芙蓉猴頭、雲片猴頭、禦扇猴頭、清燴鹿尾猴頭等等。

另外,猴頭菇採收後,洗淨,曬乾後可入藥。

猴頭菇的功效與作用

性平、味甘。利五臟,助消化;具有健胃,補虛,抗癌,益腎精之功效;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神經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暈、陽痿等病症。年老體弱者食用猴頭菇,有滋補強身的作用。

1.降低膽固醇

猴頭菇能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調節血脂,利於血液迴圈,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

2.增強免疫力

猴頭菇對增強人體免疫力尤為突出,可提高人體對SARS,禽流感,流感等疾患的抵抗力,是預防上述疾病的理想新武器。

3.抗癌抗癌

猴頭菇含有的多糖體、多肽類及脂肪物質,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惡性腫瘤。

4.養護腸胃

具獨特的消化道系統保護、調理和修復功能。可助消化、益肝脾,解饑解渴、消除宿毒等多重功效。對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者,飲用本品後能迅速止嘔,食欲可得到明顯改善。

5.抗衰老

猴頭菇對神經衰弱、失眠有特效。可促進腦神經細胞生長和再生,對預防和治療老年癡呆症有良好效果。是益壽抗衰的新型營養健腦食品。

猴頭菇的營養價值

1.

2.

3.

4.

猴頭菇的選購

新鮮猴頭菇呈白色,幹制後呈褐色或淡棕色。其品質以形體完整無缺、茸毛齊全、體大、色澤金黃色者為好,否則,品質就差。

猴頭菇的食用方法

食用猴頭菇要經過洗滌、漲發、漂洗和烹製4個階段,直至軟爛如豆腐時營養成分才完全析出。另外黴爛變質的猴頭菇不可食用,以防中毒。

猴頭菇的泡發方法:幹猴頭菇適宜用水泡發而不宜用醋泡發,泡發時先將猴頭菇洗淨,然後放在熱水或沸水中浸泡3個小時以上〔泡發至沒有白色硬芯即可,如果泡發不充分,烹調的時候由於蛋白質變性很難將猴頭菇煮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將猴頭菇泡發好了,在烹製的時候要加入料酒或白醋進行煮制,這樣做可以中和一部分猴頭菇本身帶有的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