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選擇番茄、草莓不是外觀漂亮才好吃

番茄 為了好儲存犧牲口味

從上世紀70年代起,在歐美市場上出售的番茄就是一些顏色鮮豔、又硬又結實,而且失去了獨特味道的產品。這是為了便於運輸、儲存和提高產量培育出來的新品種。隨著超市的迅速發展,我國的種植者也引進了這樣的新品種。

一般來說,味道好的番茄一定是含糖量(葡萄糖和果糖)高和酸甜適中的品種。而產量高的番茄植株不可能為果實提供足夠的糖分,這是新品種番茄失去了好味道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確定影響番茄口味的其他因素,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克裡在實驗田和溫室裡種植了152種不同大小、不同形狀和不同顏色的老品種番茄。他把這些老品種結出的果實和在超市購買的新品種番茄切成片,讓170位志願者仔細品嘗。然後,克裡要求他們按照質地、甜度、酸度、苦澀味和味道進行評價,並排列出其喜歡每個品種的程度。實驗結果證明,志願者不僅喜歡含糖量高的番茄,也喜歡含糖量低的番茄。因此,含糖量的高低並不能完全解釋人們對番茄口味的喜好。在切番茄和吃番茄時,那些飄進鼻孔裡的揮發性成分也會影響人們的味蕾。因此,克裡又對番茄的揮發性成分進行了三年的分析鑒定。他發現,在大量含有六個碳原子的揮發物中,只有揮發性中等的香葉醛是對番茄口味起影響作用的關鍵成分。這個實驗結果表明,香葉醛能改變番茄的味道。與老品種相比,新品種番茄裡香葉醛和其他揮發性物質的含量都很低,這也是新品種番茄口感不佳的重要原因。

草莓 外觀漂亮的味道差

草莓是每年最早出現在市場上的水果。春節期間,草莓是饋贈親友的佳品。草莓的漂亮顏色來自於花青素中的矢車菊色素和天竺葵色素。當草莓成熟後,其中的含糖量(果糖和葡萄糖約占80%)為6%~9%,由蘋果酸、鞣花酸和大約88%檸檬酸的組成配比使酸度降到最低。草莓的成熟過程是由植物生長素控制的。當植物生長素的量達到高峰時,草莓的細胞壁就會破裂,這使成熟的草莓變得甜而多汁。草莓中的矢車菊色素、天竺葵色素和豐富的維生素C都是優良的抗氧化劑。根據化學成分分析,味道好的草莓裡含有超過350個揮發性的化合物。讓草莓具有香味的成分為4-羥基-2,5-二甲基呋喃酮等。

在培育草莓新品種時,研究人員的目標是果形大、外觀漂亮和抗病能力強。像番茄一樣,果形大、產量高又會使草莓裡的糖含量降低。同時,按這些指標培育出的新品種會失去原有的一些好基因。因此,人工栽培品種結出的草莓味道不太好。野生草莓要比栽培草莓含有更多的香味成分和一些額外的成分。例如,在野生的草莓裡還含有α-蒎烯、β-月桂烯、乙酸桃金娘烯醇酯和桃金娘烯醇等成分。如果把人工栽培品種與野生品種進行雜交,培育出的植株就會結出味道更接近野生的小草莓。

■連結

選草莓要“三看”

看形狀 不要買長得奇形怪狀的草莓。有些草莓色鮮個大,顆粒上有畸形凸起,咬開後中間有空心。這種畸形草莓往往是在種植過程中濫用激素造成的,長期大量食用有可能損害人體健康。特別是孕婦和兒童,不能食用畸形草莓。

看顏色 挑選的時候應該儘量挑選色澤鮮亮、有光澤的。購買草莓時可以用手或紙輕拭草莓表面,如果手上或紙上粘了大量的紅色,那就要小心了。

看表面 蒂頭葉片鮮綠、有細小絨毛、表面光亮、無損傷腐爛的草莓是好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