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荸薺的吃法,荸薺怎麼吃

荸薺

荸薺中含有磷是根莖蔬菜中最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堿平衡。因此荸薺適於兒童食用。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英。這種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抽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這種物質還對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腫有防治作用。荸薺還有預防急性傳染病的功能,在麻疹、流行性腦膜炎較易發生的春季,荸薺是很好的防病食品。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最宜用於發燒病人。它具有涼血解毒、利尿通便祛痰、消食除脹等功效。馬蹄最好不要經常生吃。如果常吃生馬蹄,其中的薑片蟲就會進入人體並附在腸粘膜上,會造成腸道潰瘍、腹瀉或面部浮腫。 另外,馬蹄屬於生冷食物,對脾腎虛寒和有血淤的人來說不太適合。

各地的不同叫法

馬蹄(在 廣州為“泮塘五秀”之一)、蒲薺(浙江柳市、浙江台州、安徽蕪湖、江蘇連雲港,薺的發音和國語相同)、果子(安徽無為)、烏芋、地栗、地梨、苾薺、通天草[浙江杭州]、慈姑(四川)、蒲萁(安徽涇縣和湖北廣水)、皮丘(湖北荊州和當陽)、 錢蔥(廣東潮汕)、慈姑(湖南邵陽) 、萁米(湖南常德、張家界)、磁米(湖南岳陽包括湖北)、磨薺(湖南汝城)、蒲丘(四川、重慶)、蒲箕(貴州)、蒲子(江西撫州、進賢)、馬薺(江西瑞金)、蒲秋(江西景德鎮、東鄉)、蒲栗子(湖南耒陽)、蒲薺子(湖南長沙)、慈顧子(湖南衡山 、江西安福)。

食用指導

1.荸薺不宜生吃,因為荸薺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一定要洗淨煮透後方可食用。

2.熟食多用於做配料,也可用於炒、燒或做餡心。如“荸薺炒蝦仁”、“荸薺炒雞丁”等。

3.荸薺具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應用於肺熱咳嗽,痰濃難咳:荸薺汁1杯,川貝1.5克(研成粉),拌勻服,每天2~3次。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最宜用於發燒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