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低溫燙傷怎么辦 降溫后及時就醫

導語:低溫燙傷怎么辦?低溫燙傷是指因為這些取暖設備雖然基礎溫度不高,但皮膚長時間接觸高于體溫的低熱物體也會造成燙傷,接觸70℃的溫度持續一分鐘,皮膚可能就會被燙傷;而當皮膚接觸近60℃的溫度持續五分鐘以上時,也有可能造成燙傷,這種燙傷就叫做“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怎么辦?

低溫燙傷怎么辦:

由于這種燙傷常發生在人體下肢。一般情況下,皮膚與低溫熱源短時間接觸,僅造成真皮淺層的水泡型燙傷,但如果低溫熱源持續作用,就會逐漸發展為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燙傷。低溫燙傷和高溫引起的燙傷不同,創面疼痛感不十分明顯,僅在皮膚上出現紅腫、水泡、脫皮或者發白的現象,面積也不大,燙傷皮膚表面看上去燙傷不太嚴重,但創面深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深部組織壞死,如果處理不當,嚴重會發生潰爛,長時間都無法愈合。

被低溫燙傷的人,一般是晚上睡覺不易蘇醒的人和感覺遲鈍的人,以致發生燙傷還不自覺,不少燙傷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才被發現。一旦發生低溫燙傷,先用涼毛巾或涼水沖一下燙傷處,以達到降溫的目的,然后要及時就醫,千萬不要用醬油或是牙膏涂抹燙傷處,容易引起燙傷處感染。因為低溫燙傷會傷及肌膚的深部,治療的時間也會加長,治療上也比較麻煩,尤其是創面深切嚴重的低溫燙傷,通過局部換藥的方法很難治愈,須采用手術方法把壞死組織切除,依燙傷的程度而異外科接受治療。

為了避免發生低溫燙傷,老人最好不要長時間接觸溫度超過體溫的物品。一些患有糖尿病、脈管炎或中風后遺癥、長期臥床的老人以尤需特別注意。如果用電熱毯,溫度不要設得過高,也不要整夜使用,更不要長時間地貼近暖氣片等取暖設備。在使用熱水袋取暖時,水溫不易過高,熱水袋外面最好用布包裹隔熱,或放于兩層毯子中間,使熱水袋不直接接觸使用者的皮膚。

熱水袋不要灌水太滿,裝70%左右熱水即可,水溫不要太熱,并趕盡袋內的空氣,不要擠壓熱水袋,注意把蓋擰緊,防止水流出來。使用熱水袋取暖的時間最好不要過長,最好是睡覺前放在被子里先暖被窩,睡覺時取出來,盡量避免整夜置于被窩內,如果想睡覺時放在腳下取暖,要用毛巾把熱水袋包上,不要使熱力表面直接作用在皮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