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尿頻怎么辦 防治尿頻的方法

導讀:人到老年,經常出現夜尿及尿頻的現象,有時一個晚上要起來多次,令人十分煩腦,嚴重影響了睡眠。這主要是因為人一旦到了老年以后,尿道收縮力減弱,膀胱和尿道出現退行性變化,膀胱彈性變差,容量下降,而引起排尿次數增多;四季養生網小編告訴大家防治這一現象有妙招。

“殘余尿”留不得

老年人排尿總有殘余尿。有時自己感到巳排盡,但在離開廁所后又有一些尿液流出來。眾所周知,尿是從膀胱經尿道排出的,但人到老年后,專施排尿之職的肌肉也會變得松馳乏力,尿道的收縮力減弱,這使得每次小便后,尿道中總有“沖”不出的殘余尿。男性尿道長,殘余尿比女性更多一些,而且不少老年男性伴有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因而這種尿不凈的現象就更突出。怎樣才能使殘余尿較快地排出來呢?首先,小便完后應稍作停留,同時甩動陰jing,可促使殘余尿排出。其次,可在每次小便后,用手指在陰囊與肛門之間的會陰部輕輕按摩擠壓一下,殘余尿便會較快地排出。患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肥大的人,經常這樣按摩還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此外,經常練習做提肛動作,也可增強會陰部肌肉和排尿肌的收縮力,增加排尿力量,減少尿道中的殘余尿。

建議一小時排尿一次

人何時排尿,多久排一次?沒有一定之規。習慣的做法是尿脹了(即膀胱充盈)就如廁。不過,現在有了說法,如果你不想患膀胱炎或者是成為膀胱癌患者的活,你得記住醫學專家的最新忠告:每小時排尿一次,不管有無尿意。

蹲位排尿

蹲位排尿可引起一系列肌肉運動及其相關反射,加速腸內廢物清除,縮短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使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致癌物的重吸收減少,從而保護腸黏膜少受致癌物的毒害。有關資料表明,下蹲排尿男性的患癌率較站立排尿者降低40%,這也是習慣取蹲位排尿的印度男子腸癌發病率低的奧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