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養生

腳部衰老標志疼痛 緣起10大生活習慣

人的一生平均走過的路程長度可繞地球3圈。對于由26塊骨頭、33個關節構成的腳來說,這真是巨大的折磨。美國足部醫學協會最新調查顯示,53%的人患有很嚴重的腳痛病,而腳痛正是雙腳衰老的開始。美國《紐約時報》近日載文列出了傷害雙腳的10個原因,提醒大家要加強預防,減緩腳部衰老。

1.走路太少:多走路能夠鍛煉腳部肌肉,是保護雙腳的最好方式。

2.糖尿病:由于腳距離心臟最遠,因而最容易出現血液循環不良和感覺喪失,這兩種并發癥都會導致傷口愈合不理想和截肢危險。糖尿病患者每年都應該去醫院檢查雙腳。此外,鞋子一定要舒適,避免腳部擦傷和擠壓。

3.血液循環不良:美國足部醫學協會會長陶布曼博士表示,由腿部動脈狹窄所導致的周圍血管病變會使腳部疾病幾率大增。另外吸煙也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

4.父母有腳痛問題:腳病也會遺傳,所以應多關注一下父母的足部健康。

5.扁平足或高弓足:扁平足會導致肌肉和肌腱拉伸力量削弱,引發跟腱炎和關節炎。高弓足會導致腳部動作僵硬,削弱減震作用,增加膝蓋和背部壓力。前者可用矯正鞋或矯形術治療;后者應選擇寬松軟底鞋,以減輕腳部緩沖力。

6.鞋子不合腳:美國足部醫學協會調查發現,超過34%的男性沒留意自己的鞋子號碼是否應改變一下了;20%的女性每周都會讓鞋子弄傷腳;8%的人因鞋子不合腳苦不堪言。其實,隨著年齡增加,人的腳會變得更寬更長,買鞋前最好多試幾次。

7.高跟鞋:蓋斯特沃思博士表示,常穿高跟鞋使腳受力集中于腳跟和前腳掌,會導致槌狀趾、神經瘤、拇囊炎和趾甲問題。因此,多數情況下,鞋跟高度最好不超過2.5英寸(約6.35厘米)。

8.雙腳不見陽光:溫暖潮濕的環境最適合真菌繁衍,因此,應該常讓你的腳曬曬太陽,回家及時脫掉襪子,讓腳見光跑汗。平時最好選擇吸濕排汗的襪子。

9.不看腳病醫生:身體其他部位生病,大家都會去看醫生,但腳生了病卻很少有人特別重視。其實,及時治療、采用藥物鞋墊或腳部矯正可以盡快緩解病情。

10.體重超標:腳部受力約為體重的120%。美國芝加哥大學足病專家巴特·蓋斯特沃思博士表示,肥胖會改變腳部承受壓力的方式,容易導致足底筋膜炎和腳跟疼痛,也會加重槌狀趾和拇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