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三伏天吃餃子 教你包四喜餃子

三伏時節吃面食,這已經成為了中國人幾千年的傳統習俗,既然是習俗,當然是無論宮廷還是民間都對其津津樂道。宮廷的餃子,不但要味道好,名字也要討彩頭,賣相上更要有品位,四喜餃子正是這么一個集大成的面食。今天食神來為大家隆重介紹宮廷版的餃子——四喜餃子的做法。主題:四喜餃子

食材:餃子皮250克,豬肉末300克,香菇8朵,雞蛋2個,菠菜50克,火腿腸1根,胡蘿卜半根,蔥、姜、生抽、老抽、蠔油、水、芝麻油、胡椒粉、糖、植物油適量

做法:

1、將香菇洗凈去梗,盡可能切成碎末,火腿腸切成小丁,胡蘿卜洗凈切小丁,香蔥切蔥花,生姜切成姜末,菠菜洗凈,雞蛋充分打散后備用;

2、將一半香菇末、姜末和香蔥拌入肉末中,加適量生抽、食鹽、糖、芝麻油、蠔油后充分拌勻做成餡;

3、取鍋加水煮沸后,將菠菜放入其中焯燙一下撈出快速過涼水,并切成碎末,另取炒鍋下入少量植物油,將雞蛋液倒入攤成薄蛋皮,撈出放涼后將蛋皮也切成碎末;

4、取餃子皮,在餃子皮中央放入適當餡料,然后將自己方的皮與對面的皮粘起來,再將90度角和180度角的皮粘起來,露出4個孔;

5、將香菇末、雞蛋末、火腿腸末與菠菜末分別填入餃子的四個孔中后,將餃子盛盤,放入蒸鍋中隔水蒸15分鐘即可食用。

四季養生營養提示:

一、四喜餃子比一般餃子營養更豐富

一般情況下,北方人做餃子會自己和面和搟餃子皮,但直接購買做好的餃子皮也可以。在餃子的制作方面,大多數時候都是一種形狀,宮廷四喜餃子不但名字討了好彩頭,同時味道比起一般的餃子也不遑多讓,更重要的是,四喜餃子比起一般的餃子營養更加豐富。

本次食神采用的是香菇、雞蛋、火腿腸和菠菜的搭配,兼顧了蔬菜、肉蛋的需求,如果覺得葷食比較多的話,也可以改變“四喜”的搭配,如將火腿腸改成煮熟的玉米粒,或者將雞蛋改成煮熟的南瓜等,也可以將菠菜改成芹菜,最主要是兼顧吃的人的喜好和需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四喜餃子不但比一般餃子增加了更多的選擇余地,在蔬菜、蛋肉方面也大大增加了比例,同時改善了口感。加上四喜餃子采用蒸的方式,額外脂肪少,營養流失也少,從營養保留的角度來說更值得推薦。

二、包餃子,為了健康請增加蔬菜比例

頭伏吃餃子的習俗是為了用碳水化合物來為苦夏而食欲不振、進而導致能量不足的人們提供足夠的能量,餃子皮是由小麥面粉做成的,能夠為人體提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而餡料以肉類為主,目前以豬肉為多,也有牛肉、羊肉甚至魚肉餃子,主要能夠提供一定的脂肪酸和必要的礦物質。四喜餃子相比傳統餃子蔬菜所占比例更高一些,但平時大家吃的都是傳統的餃子,蔬菜僅僅在餡料中占少數,這樣吃會顯得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過高,而維生素不足。因此在煮餃子和吃餃子時,不妨加入包菜、生菜等蔬菜一起煮,或是增加蔬菜制作的涼拌菜或其他小菜,以在攝入足夠能量時保持營養的平衡,吃得美味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