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勞宮穴:強心健體 輕松降血壓

勞宮穴,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五里、掌中、鬼路。屬手厥陰心包經。滎(火)穴。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一說在握拳屈指時無名指尖處(《太平圣惠方》)。

別名五里、掌中、鬼路。屬手厥陰心包經

布有正中神經的第二指掌側總神經和指掌側總動脈。主治昏迷,暈厥,中暑,嘔吐,心痛,癲狂,癇癥,口舌生瘡,口臭,鵝掌風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直刺0.3-0.5寸。針刺時較痛,年老體弱者及孕婦慎用。

1)勞宮。勞,勞作也。宮,宮殿也。該穴名意指心包經的高熱之氣在此帶動脾土中的水濕氣化為氣。

該穴名意指心包經的高熱之氣在此帶動脾土中的水濕氣化為氣。

本穴物質為中沖穴傳來的高溫干燥之氣,行至本穴后,此高溫之氣傳熱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濕亦隨之氣化,穴內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氣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濕,如人之勞作付出一般,故名。

本穴物質為中沖穴傳來的高溫干燥之氣

2)五里。五里,指穴內氣血場的履蓋范圍如五里之廣也,無它意。

3)鬼路。鬼,與天相對,指地部。路,道路也。鬼路名意指穴內氣血來自于地部。本穴物質主要為脾土中所含水濕的氣化之氣,氣血物質是來自地部,故名鬼路。

鬼路名意指穴內氣血來自于地部。本穴物質主要為脾土中所含水濕的氣化之氣

4)掌中。掌中名意一指本穴位于手掌,二指穴內氣血來自掌中。理同勞宮名解。

5)心包經滎。滎,極小的水流也。本穴的氣血變化不光是脾土中的水濕氣化為氣,天部的水濕之氣亦同時散熱冷降,冷降之液形成極小的水流,故為心包經滎穴。

本穴屬火。屬火,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

6)本穴屬火。屬火,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氣血的主要變化是脾土中的水濕氣化為氣,此氣性干燥,隨中沖穴傳來的熱燥之氣直上天之天部,表現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屬火。

勞宮穴,最初稱“五里”,后又名“掌中”,最后因“手任勞作,穴在掌心”而定名為勞宮穴。勞宮穴有內外之分,屬手厥陰心包經穴,為心包經之“滎穴”。配五行屬火,火為木子。所以,取勞宮穴治療可清心熱,瀉肝火。

勞宮穴治療風火牙痛療效甚捷。勞宮穴有凋血潤燥,安神和胃,通經祛濕

故由肝陽上亢、化生風和上撓心所造成的中風,或心神志病癥均可治療。勞宮穴治療風火牙痛療效甚捷。勞宮穴有凋血潤燥,安神和胃,通經祛濕,熄風涼血之功效。

勞宮穴五行屬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用于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等癥。勞宮還具有治療手掌多汗癥的作用,汗為心之液,而在手掌心主要有兩個穴位,一個是少府穴,握拳時,小指指尖處,屬于手少陰心經,五行也屬于火,另一個就是勞宮穴,這兩個穴位分屬心經和心包經,而心包經的癥狀其實也是心經的癥狀,心臟一共有兩條經脈可能與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有關。

勞宮穴五行屬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用于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等癥

汗液為心火動心陰,在手掌蒸騰而出,人在緊張、焦慮時,手心出汗明顯,在中醫屬于心神不安,心火妄動,因此勞宮和少府穴具有緩解出汗癥,刺激時以拇指按壓與勞宮穴,其余四指置于手背處,拇指用力按壓揉動,約30秒~1分鐘即可,少府穴操作方式相同。

心火妄動,心神不安,往往是陰虛火旺的表現,即腎陰不足,導致陰虛火旺,有的病人表現為陰虛內熱,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是五心煩熱,心煩不安,心情難以平靜下來,手心腳心發熱感,有人有向外冒火的感覺。

五心煩熱的時候除勞宮和少府外還得再加上腳心的涌泉穴。

晚上睡覺的時候,天冷的時候也喜歡放在被子的外面。手心加腳心再加心,稱之為五心。五心煩熱的時候除勞宮和少府外還得再加上腳心的涌泉穴。

經常按壓手心勞宮穴,有強壯心臟的作用。其方法是:用兩手拇指互相按壓,亦可將兩手頂于桌角上按勞宮穴,時間自由掌握,長期堅持可使心火下降.

促進睡眠法:中醫認為失眠多是心腎不交,水火不濟所致

促進睡眠法:中醫認為失眠多是心腎不交,水火不濟所致. 平均每晚臨睡前半小時,先擦熱雙手掌,右掌按摩左涌泉,左掌按摩右涌泉各36次,可促進睡眠,使心火下降,腎水上升,則水火既濟,心腎相交。

高血壓患者因生氣、暴怒或激動,血壓會急劇上升,對患者生命有極大威脅。此時,可按壓勞宮穴(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可控制血壓并使血壓逐漸恢復正常。具體做法: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勞宮穴。高血壓患者可因生氣、暴怒或激動使血壓急劇上升。

按壓勞宮穴(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可控制血壓并使血壓逐漸恢復正常

這對患者的生命構成了巨大的威脅。此時,可點勞宮穴,用大拇指從另一只手的勞宮穴開始按壓,逐個按到每個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壓。按壓時要保持心平氣和、呼吸均勻。按壓后突然升高的血壓可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