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寡人的健康糾結第101期:產后該吃燉公雞還是燉母雞?

最近西瓜媽媽喜得龍子,照理來說應該是每天逗弄孩子歡歡喜喜坐月子,可寡人一瞅她的QQ簽名,卻發現她的月子像是坐得格外憋屈。聽說不少產后的新媽媽被強迫各種雞鴨魚肉卻沒有蔬菜水果因此顯得相當郁悶,想必西瓜媽媽的好心情也不可避免地淹死在每天一鍋的燉雞湯里了吧……

第101期

產后該吃燉公雞還是燉母雞?

本期話題:產后該吃燉公雞還是燉母雞?

本期出場人物:西瓜媽媽

寡人的健康糾結

談到坐月子,寡人不禁想起了一個關系很好的網友,據說坐月子期間大魚大肉吃得她格外怨念,每天雞鴨魚肉填鴨一樣地塞其實也不是啥幸福的事情。說到產后坐月子,有經驗的媽媽婆婆們自然是強力推薦燉母雞,于是寡人糾結了一下:為啥不是燉公雞?

產后調理,燉母雞可以補虛

從中醫角度上來說,母雞肉屬陰,可用于脾胃氣虛引起的乏力、胃脘隱痛以及頭暈患者的調補,特別適合陰血虛患者如產婦、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者食用。?

從西醫的營養學角度來說,廣東藥學院婦產科王浩主任告訴寡人,之所以產婦們都選擇燉老母雞,是因為老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尤其先用武火熬再用文火燉,能夠良好為產婦增加營養。?

產后調理,燉公雞可以防止回奶

貌似大多數鄉親都沒聽過產后興吃燉公雞的,但有不少婦產科醫生及護士會推薦產婦吃公雞。這是因為公雞的脂肪比母雞要少,產婦吃了不容易發胖,有助于哺乳期保持良好的體型。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公雞可以有效防止回奶或少奶。

寡人在網絡上看到一種說法:產婦吃老母雞會回奶是因為產婦分娩后,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濃度會大大降低,此時催乳素會發揮促進泌乳的作用,促使乳汁分泌。但是產婦產后吃燉老母雞,母雞的卵巢和蛋衣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因而血液中雌激素濃度增加,催乳素的效能就因之減弱,進而導致乳汁不足,甚至完全回奶。但是雄激素有對抗雌激素的效果,產后如果吃燉公雞,就能良好催乳。

寡人逛了一圈育兒論壇發現,有不少鄉親都相信樓上的這種說法,但營養師王雷軍卻認為激素說有待商榷,因為優質蛋白可以合成奶水,而小母雞小公雞蛋白質含量高,種類豐富,還容易消化吸收,因此才成為產后媽媽們的首選,但哪怕不是燉母雞燉公雞,只要是優質蛋白,都會有催奶的效果。而催奶還是回奶,也會因人的體質而異,用公雞母雞的功效來一概而論似乎有失偏頗。

寡人糾結的結果:

關于這個產后到底是吃燉公雞還是燉母雞的問題,營養師張冬梅給寡人說了:“有的地方呢講究吃公雞,有的地方呢講究吃母雞,這更多是一種風俗,而不是一定要吃或一定不能吃的問題,比如我,以前生孩子的時候按照家鄉傳統就吃的是母雞,但奶水也一直都很好。”故,寡人的結論是:不是每個人吃母雞都會回奶滴,如果可以,兩種雞湯都換著吃也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