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胃病怎么養 胃病14個常見癥狀

為什么現在患有胃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呢?之前有胃病的人都是中老年人,現在患胃病的人越來越年輕了,特別是銷售、金融、媒體等工作的年輕白領患病率更加是高啊。

現在患胃病的人越來越年輕了

那么胃病的癥狀有哪些呢?我們怎樣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胃病呢?下面14個癥狀能讓我們進行自測看自己是不是有胃病的哦。

疼痛,這是胃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

1、疼痛。

這是胃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導致隱痛的原因很多,表現形式也復雜。病因包括受寒、氣滯、血瘀等,表現形式有隱痛、刺痛、絞痛。

2、食脹。

因為很多種原因,我們的胃不能夠正常的起到消化的作用,也可能是腸胃的蠕動變慢了。這樣都會出現食脹的情況的。

胃不能夠正常的起到消化的作用會導致食脹

可以從脾胃論治,小孩脾胃功能弱,對食物的消化能力比較低,所以飲食上尤為注意,不要過食辛辣油膩,以清淡為主。

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導致脾虛,都會引起患者口不知味

3、舌淡無味。

中醫理論認為,脾開竅于口,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導致脾虛,都會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

4、口苦。

這是肝膽受熱產生的典型癥狀,是膽氣上泛的表現。西醫檢查規類為膽汁反流性胃炎。

口苦西醫檢查規類為膽汁反流性胃炎

5、舌苔顏色。

正常的舌頭,舌體柔軟,活動自如,顏色淡紅光澤,有潤澤,舌苔薄白。

胃病初期,舌苔黃,口有異味,此為實證

胃病初期,舌苔黃,口有異味,此為實證。時間久后,舌苔轉白,便秘者舌質肥厚,疼痛者舌質有瘀斑。

6、面色。

如果患有胃病的時間過久的話,他們的臉色就會變得黯淡無光、非常萎黃的。

胃病的時間過久的話,臉色就會變得黯淡無光

臉色黯淡無光從中醫的角度看,屬于脾胃的問題,脾胃在中醫中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的話,會導致氣血虛弱,臉色黯淡無光。

7、惡心嘔吐。

飲食失常、寒溫不適引起的胃病,容易造成患者惡心嘔吐。

壓力過大等導致的胃病患者容易打嗝噯氣

8、打嗝噯氣。

跟情緒有關,或者因吵架、壓力過大等導致的胃病患者容易有此癥狀。

9、胸悶。

以氣不順、滯留胸腔為特征,脾氣暴躁者、情緒不佳者易得。

胃痛同時伴有胸悶主要還是考慮消化系統的問題

胃痛同時伴有胸悶主要還是考慮消化系統的問題,平時要注意按時飲食,平時胸悶的厲害,還是應該注意氣息的調理。

10、反酸燒心。

這是胃病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有胃酸、泛酸、反酸、吐酸之分。胃熱者有燒心感。

經常冷熱食物一起吃,吃飯不按時或者饑飽不均易造成胃寒

11、噎膈。

脾胃陰虛、或者寒濕困脾者易得。經常冷熱食物一起吃,吃飯不按時或者饑飽不均,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胃寒。再加上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律,造成脾胃病發病率越來越高。

12、乏力、四肢無力。

久病體虛,常感覺乏力,不思動,四肢出現無力感。

脾胃不好可引起大便干結,如大便稀,則脾運化失常

13、大便。

陰虛、實熱導致大便干結,如大便稀,則脾運化失常。脾胃不好可引起大便干結。在平日食方面應注意每天多吃蔬菜,香蕉,蜂蜜。戒酒和避免吃辛辣食物。多食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纖維素的食物。

14、氣脹。

這也是胃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如果脾胃運化失職,或者因寒受阻,或者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胃內的氣體不能及時、不能正常排出,從而導致氣脹。

氣脹也是胃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

一般說來胃腸氣脹均有腹部膨隆。局限于上腹部的膨隆多見于胃或橫結腸積氣所致。結腸積氣腹部膨隆可局限于下腹部或左下腹部。幽門梗阻時,上腹部可有胃型及蠕動波,腸梗阻時可見腸型及腸蠕動波,腸鳴音亢進或減弱。腹膜炎患者可有壓痛及肌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