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你的睡眠健康嗎?

兩個腦細胞間的連接

混淆事實、添油加醋、離奇幻想,如果你身體沒什么不適,那可能是缺覺對記憶造成了影響。很多人周末從晚上一覺睡到中午,但是奇怪的是,不但沒有消除疲勞,反而會覺得四肢無力甚至頭疼。為什么睡多了反而更累?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從科學角度給出答案,并告訴你如何睡眠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質量。

熬夜會導致記憶混亂

來自《環球科學》的文章稱,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睡眠不足可能會增加人們錯誤記憶的風險。

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心理學博士生史蒂文·佛倫達曾經參與了這項研究。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佛倫達和他的同事們觀察到睡眠有限的人(一晚少于5個小時)更容易將錯誤信息加入到對特定照片的記憶中,并報告說他們看過新聞的視頻片段。在本項研究中,他們想知道24小時的完全睡眠缺失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記憶。

研究者們使用了一個叫做“事件編碼”的過程來探究睡眠對記憶的影響:100個研究生中一些人從午夜睡到早上8點,另一些人整晚沒睡,首先向他們展示一張照片,照片中一個男人將一個女人的錢包藏到他的夾克口袋里。40分鐘后,給這些學生看一些與照片有關的錯誤信息,信息中說男人將錢包放到了他褲子而非夾克的口袋中。

“我們發現和那些睡過覺的參與者相比,經歷了一整夜睡眠缺失的參與者更易出現記憶錯誤,認為那些不準確的誤導信息來自于原始圖片。”佛倫達說。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比較了睡眠充足的人和一點都沒睡的人的記憶,發現在一定條件下,睡眠不足的人會混淆事實和幻想,對事件添油加醋甚至“記起”一些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當大腦篡改人們如何記憶過去事件的時候,錯誤記憶就會發生——這是否是在下班后做的事情,一段痛苦的關系是怎樣結束的,或者他們是否目擊了一個犯罪現場。

佛倫達說,在記憶重建過程中,人們將不同來源的信息放到了一起。例如從其他人那聽說的,在照片中看到的或者他們知道的原型或期望。

這一新發現“不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影響——在考試中或工作中回憶信息,而且對那些目擊證人的可靠性也產生了影響”,佛倫達說這一研究已刊登在《心理科學》雜志上。

睡懶覺擾亂生物鐘

經歷漫長勞累的一周工作,很多人會在周五晚上早早的睡去,希望能夠去除一周的勞累。但是第二天早上或者下午醒來的時候卻會發現四肢像灌滿了沙子,甚至還會頭疼。如果說缺乏睡眠是個問題,那么額外的補充睡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睡懶覺的感覺就像宿醉一樣,科學家們稱之為“睡醉”。但是與酒精導致的嚴重的神經損傷不同,過度的睡眠通過擾亂人的大腦,控制身體的日常周期從而使人感到呆滯、行動遲緩。

研究表明,身體的內部節奏是由生理起搏器設定的,下丘腦中聚集著一群細胞,控制著人的饑餓、口渴和汗水。根據你眼睛里的光信號,起搏器判定什么時間對于你而言是早晨,然后傳遞化學信號到其它細胞,使整個身體處于同一生物鐘。

科學家們稱,起搏器會逐步地告訴身體的細胞如何調節一天的精力。當我們睡得過多時,就相當于關閉了生物鐘,也就是告訴身體的細胞要重新分配一天的精力,從而身體產生了疲勞的感覺。當你上午11點才從床上爬起來時,其實你的細胞從7點開始已經在分配它的精力了。這就類似于人面對的時差效應一樣。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項應用程序可以通過記錄人每天所見光的數量和類型調整每個人的生物鐘。當你睡覺時,你的身體周期處于不同的睡眠階段。在你進入異相睡眠之前,你的肌肉、骨骼和其它組織會在深睡眠期間進行修復工作。但是,如果你的床或臥室不舒服(熱、冷、亂等),身體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淺睡眠階段。為了得到足夠的休息,你會睡得久一點。

研究者認為,如果你經常睡懶覺,不只會讓你錯過一個美好的周六早晨而已,還會讓你處于患糖尿病、心臟病和肥胖的危險中。哈佛大學大量的護理健康研究發現,每晚睡9—11小時的人會產生記憶障礙,也比每晚睡8小時的人更容易患心臟病。

早班或夜班輪班工作的人往往會睡懶覺,因為他們通常在太陽還沒升起的時候就起床了,而在太陽高高掛起的時候要去睡覺。醫生建議用黑色窗簾和人工照明來改變睡眠環境,而不是用藥物或者補品改變身體情況。

高質量睡眠提高學習能力

睡眠在記憶中扮演什么角色?日前,中國和美國的研究團隊用高級顯微技術觀察到了睡眠中新的腦細胞連接——突觸——的形成過程。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研究顯示,即使進行高強度訓練也無法彌補缺少睡眠帶來的傷害。

專家稱,這項研究是十分巧妙且重要的,它揭開了記憶的機制。眾所周知,睡眠在記憶和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但大腦中到底發生了怎樣的過程卻一直飽受爭議。

紐約大學醫學院和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合作,使小鼠經過訓練掌握一種新的技能——在一個旋轉的桿子上行走。為進一步研究睡眠的重要性,研究人員比較了兩組小鼠。第一組小鼠在1小時訓練后睡眠,另一些小鼠則進行3小時高強度訓練,并且不許睡覺。

他們用顯微鏡分別觀察睡眠中的小鼠活體大腦,和被剝奪睡眠的小鼠活體大腦。研究成果顯示,睡眠中的小鼠,新神經元連接形成顯著增多,因此它們學習能力也就更強。

通過擾亂特定的睡眠時段,研究人員發現,深睡眠或慢波睡眠對記憶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在這一時段,大腦對白天的活動進行“重演”。

“睡眠促進了神經元連接的形成,這在之前從未有人發現。”紐約大學教授甘文標說,“我們發現睡眠的確有助于連接的形成,在睡眠中大腦并沒有閑著,而是在重演白天發生的事情,這看起來對形成連接是十分重要的。”

甘教授補充道:“這個研究的意義之一在于兒童學習領域的應用,如果你想形成長期記憶,你就需要形成這些細胞連接。所以勞逸結合比持續學習效果可能要好。”

英國薩里大學的專家對此成果如此評價:“他們在細胞水平上揭開了睡眠對大腦處理白天經驗的機理。這項研究告訴我們,睡眠會促進新突觸連接的形成,所以睡個好覺吧。”

■名詞

異相睡眠,指人處于半睡眠狀態,尚有一些意識,并非進入深度睡眠。異相睡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生長素在睡眠中的分泌情況。

慢波睡眠,又稱正相睡眠或慢動眼睡眠。慢波睡眠的腦電圖特征是呈現同步化的慢波。慢波睡眠有利于促進生長和恢復體力。(劉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