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壞牙不及時補 小心引發口腔癌

在很多人眼里,口腔潰瘍不叫病,并且堅信不會發生癌變。實際上,口腔癌的發病率在不斷升高。什么是口腔癌呢?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之總稱,大部分屬于鱗狀上皮細胞癌,即所謂的黏膜發生變異。在臨床實踐中口腔癌包括牙齦癌、舌癌、軟硬腭癌、頜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唇癌、和上頜竇癌以及發生于顏面部皮膚黏膜的癌癥等。專家提醒,無痛性口腔潰瘍發病30天以上不愈合反而有擴大趨勢或口腔黏膜疾病久治不愈的,都應盡早就醫。

爛牙會引發口腔癌嗎?

大部分的口腔癌是原發癌,主要癥狀表現為舌頭潰瘍、吞咽困難、嘴唇麻木等。口腔癌的發病原因除了飲食過燙外,長期口腔潰瘍、沒有良好控制口腔黏膜疾病,以及出現蛀牙或爛牙后缺牙旁邊銳利的牙邊緣未得到及時修補或處理、長期摩擦周圍組織等,都有可能引起癌變。

口腔癌引發原因有哪些

目前,口腔癌的引發原因有很多,通常跟飲食有關系,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引發口腔癌的具體原因有哪些?

1.長期嗜好煙、酒

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長期吸煙、飲酒史,而不吸煙又不飲酒者口腔癌少見。

2.口腔衛生差

口腔衛生習慣差,為細菌或霉菌在口腔內滋生、繁殖創造了條件,從而有利于亞硝胺及其前體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細胞處于增生狀態,對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種種原因可能促進口腔癌發生。

3.異物長期刺激

牙根或銳利的牙尖、不合適的假牙長期刺激口腔黏膜,產生慢性潰瘍乃至癌變。

4.營養不良

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增厚、角化過度而與口腔癌的發生有關。人口統計學研究顯示攝入維生素A低的國家口腔癌發病率高。也有認為與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有關,如食物含鋅量低。鋅是動物組織生長不可缺少的元素,鋅缺乏可能導致黏膜上皮損傷,為口腔癌的發生創造了有利條件。另外總蛋白和動物蛋白攝取量不足可能與口腔癌有關。

5.黏膜白斑與紅斑

口腔黏膜白斑與增生性紅斑常是一種癌前病變。

6.相關病變

(1)口腔癌與癌前病變之關系

許多人都有頰黏膜內側發生白色潰瘍或水皰的經驗,常發生於有壓力,睡眠不好或飲食習慣改變(如水果不足)之際,一般二周內會痊愈;如超過二周未痊愈,必須作檢查,以排除上皮性細胞癌發生的可能。

(2)口腔黏膜顏色發生變化

正常的上皮是粉紅色,出現白色或紅色兩極化的顏色皆是不正常。如紅中帶白,則是比較嚴重的狀況,再如舌尖出現深紅中帶有白色點狀,高度懷疑癌變的發生。

(3)潰瘍

超過二周以上尚未愈合的口腔黏膜潰瘍。

注意口腔衛生 預防口腔癌

誘發口腔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不良生活方式、外部環境和口腔環境幾種。不良生活方式主要是吸煙、飲酒、嚼檳榔,煙酒和檳榔中的成分易誘發口腔癌。

外部環境包括強光輻射、核輻射等,長期從事戶外工作口腔癌的發病率都比較高。口腔環境包括口腔感染、牙齒尖銳導致口腔局部刺激、不良修復體等因素,都可能增加口腔癌的發病率。平時應盡量避免不良生活方式,注意口腔清潔和保健,如有口腔癥狀到正規的醫院診治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