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養生

健康養生:肌膚易缺水!3招補足身體水分

一、分清原因再補水

干燥是秋季的主要特征,除了氣候原因外,水分攝入不足、飲食不當等原因都可能是身體水分不足的重要原因。

干燥原因一:水分攝入不足

蜂蜜水、銀耳羹是最佳補水飲料

干燥條件下,喝水也是有講究的。專家表示,補水的最佳時間并不是要等到渴了再喝,而是應在每餐飯前和兩餐之間都主動補充水分。那么喝什么水補水效果最好?

純水的補水效果往往不是最好的,因為它會很快通過消化道進入血液中,然后從腎臟排出去,滋潤咽喉和消化道黏膜的時間很短。相比而言,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比如糖、淀粉、各種植物膠質)的水就要好得多。如果它們具有低于血液的滲透壓,就能起到補充水分的作用。

專家解釋,由于碳水化合物是一種親水物質,它們會吸附很多水分子,延緩水分的吸收速度,阻止它們很快地被排泄掉。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時間使消化道黏膜感覺滋潤,也有更多的時間讓水分留在身體當中。

在小分子糖當中,以果糖的吸濕效果是最好的。它對水分的親和程度遠遠高于葡萄糖和蔗糖。它甚至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把水分子抓到自己的身邊而“吸潮”。在不容易結晶的天然蜂蜜中,比如荊條蜜、槐花蜜等,主要成分就是果糖。用這樣的蜂蜜加溫水,調到淡淡的一點甜味,將它的滲透壓調得比較低,是很好的補水飲料。

相比于小分子的糖,大分子的糖效果更好。除了淀粉含有大分子的糖之外,食品中還有很多植物膠也是大分子糖的來源。比如日常生活中常吃的銀耳羹,其中含有銀耳多糖;燕麥中含有β葡聚糖;云南有一種豆膠,煮出來都特別黏,就是這樣的原理。這些黏糊糊的湯羹讓水分長時間貼在黏膜上,嗓子和消化道都感覺很滋潤。

同時,因為它們不能被人體消化,可以把水分一直帶入大腸,使大便也得以增加水分,更為柔軟,避免干燥。所以,傳統飲用銀耳羹補水的做法是符合科學道理的。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有利于減少皮膚的干燥感,除了促進與膠原蛋白合成有關,也有類似的原因,因為它也是一種高度親水的大分子。

干燥原因二:飲食不當

重口味、堅果控小心水分被“抽干”

還有一種干燥是由飲食不當引起的,如食用辛辣、濃咸、干燥的食物過多,都會增加水分消耗。

專家介紹,鹽具有強烈的吸水作用,如果菜肴口味太重,或者攝入含鈉加工食物過多,鹽進入血管之后,就會升高血液的滲透壓,組織中的水分子就會被它所吸引,進入血管,結果就是血容量增加,血壓上升,組織中的水分減少,自然就會引起干燥。腎臟于是努力從尿液中排出鹽分,以保持血容量和滲透壓恢復正常。

鹽離開身體的時候要帶走大量的水分,讓人體更為干燥,同時又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辣椒雖然不會增加人體血液的滲透壓,卻會使皮膚血液循環加快,身體發熱,出汗增加。這樣同樣會損失人體水分。所以,在濕冷的天氣條件下,比如四川、湖北的冬天,吃辣椒是非常合適的飲食方案。但在干燥的北方,這種吃法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有害身體。

炒貨之類食物,比如油炸花生米、炒葵花子、各種烤制堅果也是讓你感覺口干舌燥的罪魁禍首。這是因為堅果屬于低水分食品,再經過高溫加工去掉水分,形成非常干燥的狀態。其中所含的蛋白質是親水物質,它們非常渴求把加工中失去的水分搶回來。

所以,這些食物一進口腔,口腔、咽喉黏膜中的水分就會被無情地奪走,使人們咽喉和口腔變得干燥。同時,這些炒貨往往還有很高的鹽分,對嬌嫩的黏膜來說,就如同雪上加霜。

專家提醒,盡管堅果、種子營養價值較高,但也不能無限制地吃,而且要盡量選擇沒有過分烤干,鹽也比較少的產品。

干燥原因三:缺乏維生素A、熬夜

多吃橙黃、深綠蔬菜+補覺

維生素A為上皮組織的合成和修復所必需,如果它嚴重不足,皮膚和黏膜的抵抗力就會下降,表面所分泌的黏液和皮脂減少,黏膜免疫功能也會下降。這種情況不僅帶來干燥感,還會降低人體黏膜的抵抗力,容易患肺炎、麻疹、腸炎等各種黏膜感染性疾病,在兒童當中表現更為明顯。

食物攝取是獲取維生素A的最佳途徑。因為維生素A是一種喜歡和膽固醇共存的脂溶性維生素,它存在于肝臟、腎臟、高脂肪海魚、蛋黃和奶油當中。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蘿卜素也能在人體中轉化成維生素A,不過只有橙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才有豐富的胡蘿卜素,比如胡蘿卜、南瓜、紅心甘薯等。

如果已經發生了眼睛干燥的情況,在食物補充的同時,最好直接服用維生素A膠囊或者魚肝油。

二、秋季養生分階段

進入秋天,天氣以涼爽干燥為主,保健養生也要與天氣特征相對應。秋季分初秋、中秋、深秋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的氣候特征有所不同,因此,秋季養生宜分成三個階段。

初秋防濕護腸胃

初秋時期,盛夏的余熱未消,天氣濕熱并重。這個時期應特別注意濕之邪侵襲機體。早餐可改為薏米粥,或者喝薏米水,平時烹飪可以加些山藥、蓮子。每天一杯花旗參茶,也能健脾益胃。此外,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品,避免消化不良。

中秋防燥多潤肺

這個時期的氣候特點是“燥”邪當令,最容易傷肺,并出現口鼻干燥、干咳、咽痛等癥狀,養生重點是養陰潤肺。

要多喝開水、淡茶、豆漿、牛奶等流質,此外,百合有養陰潤肺、清新安神的功效,可以嘗試百合蓮子湯,清炒百合。此時要多吃梨,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的說法。生吃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所出現的咽喉干、痛、癢、聲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癥狀。也可以把梨切塊加冰糖煲,對于痰熱、咳嗽的患者療效最佳。

室內要保持一定濕度,保持通風,多用拖把拖地或選擇加濕器,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

深秋防寒護血管

此時天氣漸涼,甚至會氣溫突降,寒潮來臨,心肌梗死發病率明顯增高。心腦血管患者一定要堅持服藥,日常飲食中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豐富的食物。晨起喝杯白開水,以沖淡血液。戶外鍛煉時要注意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