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10種食物 跟脾胃虛弱說拜拜

進入秋季後,人們的胃口隨著氣溫的下降逐漸好轉起來,再加上許多地方都有“貼秋膘”的習俗,因此,一到秋天,許多人就張羅著吃各種各樣的食物進補了。其實在進補之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先要把脾胃調理好。

秋季漸涼先調脾胃後進補,平時有脾胃虛弱的人要注意好調養

平時有脾胃虛弱的人要注意好調養,一般脾胃虛弱的人容易食欲不振,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控制,人很快就會營養不良然後變瘦。

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

脾胃虛弱,脾胃虛弱怎麼辦呢?對於脾胃虛弱要如何調理呢?調養脾胃虛弱要如何飲食呢?下面就來瞭解一下調養脾胃虛弱的10種食物。

薏苡仁

俗稱苡仁米、六谷米,有補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時珍說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經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補脾”的記載。脾虛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薏苡仁俗稱苡仁米、六谷米,有補脾健胃的作用

糯米

性溫,味甘,有補脾益氣的作用,脾虛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糯米,益氣補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滯

唐·孫思邈說:“糯米,脾病宜食,益氣止泄。”所謂脾病,乃指脾虛為病之義。《本經逢原》說得好:“糯米,益氣補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滯。若作糕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

栗子

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作用: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宜於脾虛食少,反胃,瀉泄。氣滯腹脹者忌食。

栗子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

粳米

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食鑒本草》即有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

粳米即人所 常食米,為五穀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

《本草經疏》亦雲:“粳米即人所 常食米,為五穀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無毒,雖專主脾胃,而五臟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

青魚

青魚不僅是一種食物,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好的營養佳品,具有很好的補氣化濕以及養胃的作用。

青魚非常適合那些脾胃弱並且體弱多病的小寶寶

這種食物非常適合那些脾胃弱並且體弱多病的小寶寶。這主要是由於青魚之中含有大量的核酸以及微量元素,經常服用能夠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

紅棗

紅棗具有很好的補血作用,但是你知道紅棗也能夠很好的調養脾胃虛弱患者的作用嗎-紅棗之中含有大量的糖類、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等等,日常多服用能夠起到很好的補益脾胃的作用。

紅棗也能夠很好的調養脾胃虛弱患者

紅棗補血健脾的效果也不錯,有“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的說法。除此之外,紅棗之中含有環磷酸腺苷活性,這種物質能夠很好的起到強身健體以及保護肝臟的作用。

高粱

高粱性溫,能夠很好的保健脾胃,所以具有很好的健脾和胃以及溫中消積的作用,特別適合那些脾胃弱以及容易消化不良的人群服用。

高粱性溫,能夠很好的保健脾胃,具有很好的健脾和胃以及溫中消積的作用

另外,高粱之中含有比較多的尼克酸,這種物質處於游離型,所以更加容易被我們的身體所吸收,脾胃弱的人群可以適量的多吃一些高粱米粥,這樣能夠很好的令我們的身體恢復健康。

香菇

香菇,生長在木柴上的真菌類食物,因其美味、香氣沁人而被大家喜愛。中醫認為香菇“宜胃氣”,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的人。

香菇味甘、性平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的人

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氣,托痘疹。宜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屬於發物,麻疹和皮膚病、過敏性疾病忌食。

適合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的人食用。若是您脾胃不好,飲食中不妨多加一些美味的香菇。

紅薯

紅薯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可以當作主食來吃。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於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紅薯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可以當作主食來吃

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於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山藥

山藥,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人所共知的滋補佳品。它含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脂肪、膽鹼、澱粉酶等成分,還含有碘、鈣、鐵、磷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

山藥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

中醫認為,山藥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久瀉、慢性腸炎、肺虛咳喘、慢性胃炎、糖尿病、遺精、遺尿等症。

扁豆

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作用,健脾化濕,清暑和中。宜於脾虛濕盛,食少便稀,暑濕吐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白扁豆正是氣味芳香而性溫平,所以“能於脾而克燥”

白扁豆正是氣味芳香而性溫平,所以“能於脾而克燥”。此外還有:“脾得香而能舒,扁豆稟氣芬芳,故能於脾而克舒也。”香味入脾,芬芳的氣味能夠使脾氣舒張運轉起來,得以健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