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肥胖人群如何預防膽結石

肥胖人群經常嫌氣自己太胖了,一直會持續減肥,常常忽略正餐,不吃東西。結果有時突然會感覺到腹部有痛感,發燒、噁心、幹吐才去就醫。

結石" alt="肥胖人群如何預防膽結石(1)" />

檢查後發現,膽囊有許多膽結石及膽細砂,膽囊壁上有增厚樣的水腫表型,所以才會出現疼痛、噁心、嘔吐感,必要時會切除膽囊來進行治療。

膽汁積沉結石 可能變膽囊炎

很多時候可能是因為三餐不定時,甚至不吃,膽汁持久聚積不動而先有膽結石小結晶,日積月累慢慢產生較大的結石。

形成膽結石有很多原因,但多數是因於自身體質,此類病患通常也容易合併有腎結石或是身體其他地方的結石,如膀胱結石等;另一方面,飲食西化,中國人膽固醇超標的狀況越來越多,而膽固醇也是膽結石的成分之一,於是膽結石的發生率也慢慢增加。

正常狀況下,食物經胃部消化後進入十二指腸,膽囊會收縮擠出膽汁,以幫忙消化油脂類食物。但當過度禁食後,膽汁長久聚積不動,其中的成分結晶聚集,便可能形成膽砂或膽結石。

當膽結石或膽砂卡住膽管,阻塞正常的膽汁流通時,加上腸道細菌的大量繁衍,膽囊炎則接踵而來。

膽囊炎通常會感覺右側上腹部痛疼,並發熱、出黃疸(皮膚及尿液變黃)、噁心、伴吐等,但也曾有過正中上腹痛的病患,也不一定有黃疸或發燒現象,容易與一般的胃痛、胃潰瘍搞混,建議應由相關專科的醫務人員如消化內科或一般外科醫師診治,安排血液檢查及B超檢查確認。

膽囊炎的最終治療都是以割除膽囊為治療方式,藥物無法根治此病,以免細菌繼續繁衍,引起更嚴重的腹膜炎等疾病,從而危及生命。

要避免患膽囊炎,就得先防止體內有結石,建議平時飲食需按時按量、宜清淡、避免油脂食品;若已經患有膽結石但未有膽囊炎的人群,除了日常飲食保健外,建議半年或一年左右按期做超聲波追蹤腹部情況,以免有結石位移,堵塞膽管,造成膽囊炎或膽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