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女性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

在骨質疏鬆的發病人群中,女性的比例往往高於男性,並且以絕經後的女性發病率最高。骨質疏鬆多發於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症主要就是因為骨質疏鬆的病理改變為骨量減少,骨小梁破壞和骨折發生率增加。骨質疏鬆症在女性中的高發病率,也使得很多人不得不關注它。

研究發現,20~40歲的成年女性為骨密度高峰期,是人生中骨量和骨峰值的最高點。但是在40歲之後就是骨量開始逐漸丟失的開始,緊隨其後,骨密度也開始逐漸下降。與男性相比,女性骨量減少的開始時間要比男性提前10年以上,為日後女性骨質疏鬆症發病率高於男性奠定了基礎。

研究表明,如果女性能在20~40歲期間積極開展運動,多參加戶外活動,那麼,無論是骨量還是骨峰值都會顯著升高,對日後延緩骨量丟失的時間及程度大有幫助。因此,青年女性要抓緊青春期的大好時間,每天抽出一定時間運動鍛煉或戶外活動,以有效預防中老年時期骨質疏鬆的發生。

女性最重要的性激素是雌激素。雌激素本來就具有促進骨形成與抑制骨吸收作用,有維持骨密度,促進提高骨量的作用。但是,女性的雌激素水準不可能一直保持在很高的狀態。在大多數女性的45~50歲時都將面臨人生的一個特殊生理時期即絕經期,這一期間的突出變化便是卵巢功能減退和雌激素水準降低。而雌激素水準的下降可使女性骨量丟失加快。但是,如果骨量丟失過快的話就要注意了,應該儘快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適量小劑量的雌性激素進行替代治療。此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某些女性朋友的體重過低,過於消瘦的女性,其骨密度就往往低於體重正常或肥胖的女性。因此女性不可以過於減肥,應保持適當的體重,避免因體重過低而增加骨質疏鬆的發病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