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冬日寶寶愛出血,三大出血症狀寶媽怎麼應對

冬天的到來對於很多寶媽來說,都是非常煩惱的。冬日的季節寒冷,首先就要解決寶寶的保暖問題,除此之外,季節的變化,還要保護寶寶不受天氣乾燥的影響,著實是讓各位寶媽忙的不知東西南北了。這其中最讓寶媽手忙腳亂的自然就是寶寶在入冬後,還容易出現出血的症狀,那麼如果寶媽遇到這樣的事情該怎麼應對呢?

一、寶寶鼻子出血

寶寶鼻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寶寶患感冒、扁桃體炎、肺炎或腮腺炎等疾病時,鼻黏膜的血管容易充血腫脹,甚至造成毛細血管破裂而出現鼻出血。又或者是輕微的外傷或寶寶用力挖鼻,會損傷鼻中隔的黏膜,導致鼻出血。而在秋冬季節則由於氣候乾燥,鼻黏膜乾燥結痂而導致的出血。

媽媽應該這樣做:如果寶寶出血量不多,讓寶寶先坐下,用拇指和食指緊緊壓住寶寶兩側的鼻翼,壓向鼻中隔部,一般壓迫5~10分鐘左右,出血即可止住。但此時父母要注意耐心安慰寶寶不要哭鬧,並張大嘴呼吸,頭不要過分後仰,以免血液流入喉嚨中,引起不適。若寶寶出血量較多時可用脫脂棉或乾淨的紙充填孩子的鼻腔。但注意不要松松填壓,因為這樣達不到止血的目的。同時,在鼻樑或頸部兩側大血管處放上冷水浸濕的毛巾做冷敷,也可以止血或減少鼻出血。之後最好帶孩子到醫院查明出血原因,以防再次出血。

父母平時應幫助孩子改掉摳鼻子的壞習慣。如果寶寶發燒、咳嗽,要給予正確的降溫、止咳等處理。乾燥季節 儘量讓孩子多喝水,如果室內空氣乾燥,可以使用加濕器來保持房間的濕度,應經常開窗使房間通風,並注意不要讓室溫過高。

二、寶寶牙齦出血

有幾次媽媽發現寶寶啃完的蘋果上會有血印子,有時刷完牙以後也會牙齦出血。秋冬季節容易上火,而且冷冰冰的天氣,寶寶又減少了水果的進食量,所以寶寶牙齦出血,有可能是缺少維生素或者是上火。也有可能是刷牙方式不當,或者是患上牙齦炎了!

媽媽應該這樣做:寶寶牙齦出血,媽媽可以給寶寶一些淡鹽水漱口。如果是因為牙齦發炎而經常出血,媽媽就應該帶寶寶去看牙醫,諮詢醫生的意見。維生素C缺乏時,首先出現牙齦出血。維生素C不但可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而且與人體的皮膚、黏膜及牙齦裡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有密切的關係。缺乏維生素C時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容易滲透到血管外面,甚至有很多毛細管壁破裂而出血。所以,如果只是因為缺乏維生素,那家長就應讓寶寶服用維生素C,比如多吃些水果、新鮮蔬菜或菜汁、水果汁等。

有時牙刷過大,刷毛粗硬,或刷牙時採用不正確的橫刷方法也會引起牙齦出血現象發生。食物嵌塞牙縫內如魚刺,碎骨、牙籤刺傷牙齦也會造成出血。這些局部原因引起的牙齒出血,一般不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只要除去局部刺激因素,牙齦出血現象也就消失了。

三、寶寶臉部出血點

有家長反映寶寶的臉上最近長了好多小紅點,開始以為是被蚊子咬了,可是後來又長了,寶寶連上出現的血點究竟是什麼東西?

媽媽應該這樣做:寶寶連上出血點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因為食物過敏了,有可能是因為被秋蚊蟲子咬了,也有可能是起濕疹了,也可能是因為皮膚太乾裂了而導致小毛細血管破裂。如果媽媽不確定寶寶出血點是怎麼回事,就建議家長帶寶寶給醫生來個檢查。

如果只是因為天氣乾燥問題,媽媽就要注意寶寶皮膚的保濕和保暖工作,在特別乾燥和溫度較高的室內,如果臉上覺得幹就要及時補水,小孩洗臉則以溫水為主。到室外,可用圍巾或口罩防止冷空氣直接侵襲臉部,避免濕差溫差過大,使擴張了的微血管遇冷急速收縮,形成紅血絲。有臉部凍傷史的人在冬天裡應經常揉搓臉部,促進血液迴圈。

以上三種出血症狀就是寶寶冬日裡常出現的三種,當媽媽們遇到的時候就可以用上面說的方法進行處理。千萬不要手忙腳亂的瞎給孩子處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