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來看看自我保健的8個誤區!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很多人開始注重對自己保健養生了,不管是在飲食上還是運動上都切合保健養生的理念來改善。但為什麼很多人在精心地進行自我保健後效果並不盡人意呢?追其原因,由於大部分人對於養生的認識過於片面化,沒有真正的理解保健養生的方法,所以仍在按照自己的理念來自我保健,其過程中卻存在著許多誤區,主要就有以下八個方面:

一、累了才休息

累了才休息是從我們老祖先那裡傳下來的老習慣,許許多多的人都是這樣做的。誤以為累了是應該休息的信號,其實是身體相當疲勞時的自我感覺。這時才去休息已為時過晚。

二、餓了才吃飯

生活中許多人不是按時就餐,而是不餓不吃飯。當前相當多的人不吃早餐就去上學上班,其理由之一就是不餓。有些人工作忙時,常常是幹完活再吃飯。這些做法容易損害胃,也會削弱人體的抗病力。因為食物在胃內僅停留4-5小時左右,感到饑餓時,胃早已排空,胃粘膜這時會被胃液進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潰瘍。

三、渴了才喝水

平時不喝水,只是口喝時才飲水的人相當多,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忙人。他們不了解渴了是體內缺水的信號,這時再補充它為時過晚。水對人體代謝比食物還重要,一旦缺水就會發生故障,甚至引起疾病。生理學家告訴我們,每個成年人每天需要約250毫升的水,其中喝進去的約為15000毫升。所以,即使在不喝、晨間、餐前1小時都有應該飲1杯水。即可補充體內的水分,洗滌胃腸,又有助於消化,促進食欲。據調查研究,有經常飲水習慣的人,患便秘、尿路結石者明顯減少于不常飲水的人。而且,還對心肌梗塞和中風等嚴重疾病有預防作用。因此,尤其是老年人、動脈硬化、高血脂、高血粘、冠心病和中風病人,以及對水相對需要較多的孕產婦、青少年和嬰兒,更應該養成經常飲水的習慣。

四、困了才睡覺

不少人不困不睡覺,誤以為困倦是應該睡覺的信號,事實上困倦是大腦相當疲勞的表現,不應該等到這時再去睡覺。養成按時就寢的好習慣,不僅可以保護大腦,還容易入睡,並能提高睡眠品質,減少失眠。

五、有便才入廁

多數人都是當便意明顯時才去廁所,甚至有便不解而蹩便。這樣做對健康極為不利。大小便在體內停留過久,容易引起便秘(大便)或膀胱過度充盈而受到損害,甚至也可能引起糞便和尿內的有毒物質被人體重吸收,導致自家中毒。因此,應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尤以晨間為好。定時解大便可防治便秘,並可減少大腸癌的發病機會,對痔瘡病人也有益處。

六、無病不求醫

有病看醫生已成為人們不成文的慣例。其實,許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覺是很難早發現的,只有定期去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從而早期治療。各地的中老年人體檢和青年徵兵體檢,都從自以為沒病的人群中,發現了相當多的嚴重疾病患者,如肝炎、肺結核、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甚至包括一些癌症,可見,無病也求醫–定期去醫院體檢是何等重要!青壯年每年應進行一次,中老年人半年一次為好。檢查的重點是血壓、心電圖、肺部透視、血脂、血糖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等。

七、輕信廣告亂投醫

當前虛假和誇大療效的醫藥和保健品廣告特別多,久病不愈的慢性病人和期求長壽、健美和減肥心切的人們,容易上當受騙。為此,在選購藥品、保健品和保健器械時,千萬要謹慎,最好請醫生指導,對那些將療效吹得神乎其神和包治、根治的廣告,更不可輕信。

八、老了才鍛煉

只要留心一下清晨的公園、草坪和馬路旁,你就會發現在參加晨煉的人群中,大多是中老年人,尤以老年人為最多,而青年人甚少。現在青年人不鍛煉已導致十分嚴重的後果:我國近年內,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骨質增生等老年病已呈年輕化趨勢,即青壯年患者日益增多,青年脂肪肝的增加更是驚人,這些都與他們不鍛煉並吃得過多和喝酒過多有關。如此下去,後果更不堪設想。青年人應該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講究科學、講究文明,這是事業成功的需要,也是健康的保障。

以上的8個自我保健誤區,相信很多養生人士都曾經有過吧,不過沒關係,只要從現在開始改掉以前對自我保健養生觀念的錯誤認識,堅持以正確的方式方法自我保健,相信一樣可以讓您更好的保養自己,那麼,就快來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