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健康飲食:冬季進補忌諱3種補法

藏了很久的阿膠還能不能吃

這年頭,阿膠價格漲得也太快了,兩年前才幾十元一盒(半斤裝),現在好的品牌都要三四百元一盒了。有的人阿膠放在家裡多年,建議還是不要吃的好,阿膠並不是越陳越好,新出產的阿膠的確需要適當存放後使用為好,因為在原料處理過程中,可能會殘留極少量三甲胺、屍胺、吲哚等小分子含氮物質,這些物質在服用時容易導致人體產生噁心、嘔吐、頭痛、頭暈甚至血壓不穩等症狀。

新鮮阿膠在陰涼乾燥處存放上一年半載,就能減少揮發性鹽基氮的含量,較好地避免產生不良反應。過於長久存放則會導致膠原蛋白脆化變性而難保藥效,一般建議不超五年。

如果一次購買大量的名貴中草藥,短時間內無法吃完,要注意保存方式。不同的中藥材保存方式不同,不過有兩個原則是通用的,即密封並在陰涼乾燥處存放。密封可以用塑膠袋紮緊,或者放進密封罐;陰涼乾燥的環境可以選擇冰箱,通過這兩個途徑,暫時無法吃完的中藥材可以相對保存一段時間,但也不是無限制保存。

冬令進補講究細水長流

面對冬令進補,有無需要特別注意的?

面對冬令進補沒有特別的講究,關鍵還是平時注意飲食和生活規律。

冬令進補,最忌諱三種補法:即誤補、濫補和峻補。

所謂誤補,即不瞭解自己的體質,亂用補品進補,熱性體質的人進補熱性補品,雪上加霜。

濫補就是聽說什麼補品好,就吃什麼補品,從來不考慮是不是對自己有效,既浪費了錢,又起不到進補的作用。

峻補就是短時間內大補,想一口氣吃成胖子。一個比較典型的情況,就是一次進補用一支參,浪費補品又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冬天是一個收納藏精的時節,人的元氣是要慢慢培養的,進補是一種調理,講究的原則就是細水長流,小劑量長時間。中醫上最常用的辦法就是膏方,因人開膏方,花一個冬天的時間慢慢進補。

一支參至少分成一周時間吃

冬天,特別是這樣的雨雪天氣,建議大家可以吃點羊肉,因為食物在中醫看來,也有寒熱溫涼之分。羊肉屬於溫的食物。羊肉也要因人而異,不同體質的人可以選擇不同的搭配食物。

如果是體質偏寒的人,可以羊肉燉蘿蔔,蘿蔔可以祛羊肉的腥臊和油膩。如果是體質偏熱的人,也可以吃羊肉,但是配伍的食物要改成甲魚,兩者一溫一涼,剛好對沖,留下補性。

此外還可以吃點山參,山參藥性溫和,適合一般人群吃。不過如果是偏熱的體質,可以加點西洋參一起吃。如果偏寒的體質,可以加點鹿茸。

一支參至少分成一周來吃,可以買個燉鍋,晚上開始燉,早上空腹吃掉。中醫的進補就是希望通過一些藥食同源的食物,幫助人體調解陰陽平衡,強身健體。

冬天除了吃補品,建議大家要注意保暖,特別是老人和小孩,要重點保護兩個部位,即腹部和足部。足部可以晚上泡腳,腹部可以穿個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