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千萬別把慢性疲勞誤認為感冒

“慢疲”經充分休息仍無法緩解

專家指出,其實,慢性疲勞綜合征是人類新發現的一種非常危險的現代疾病,它是一組以慢性持久或反復發作的腦力和體力疲勞、睡眠品質差(如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脫髮白髮、認知功能下降及一些軀體症狀(如腰酸背痛、頭暈頭痛等)等為特徵的臨床徵候群。

“慢疲”是以疲勞為主要症狀的慢性疾病,但這個疲勞不是常說的疲勞,而是重度、極度的疲勞,是充分休息後仍然得不到緩解的疲勞。除疲勞外,“慢疲”還表現為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脫髮白髮、腰酸背痛等。如果這些症狀持續3個月到半年以上,就有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征,需要就診。

可能引發腦出血等導致猝死

“慢疲”可以使人體活力大幅降低,嚴重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和學習,久而久之,人體組織器官會積累大量阻礙肌體生理活性的有害物質,致使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調,最終引發高血壓、腦出血等心腦血管疾病,導致猝死。

很多人把“慢疲”等同于亞健康狀態,以為並非疾病,只要多休息、加強鍛煉即可消除。但慢性疲勞綜合征防治專家委員會王進新教授指出,“慢疲”是人類新發現的一種非常危險的現代疾病,僅靠休息、鍛煉或是吃提神抗疲勞的食品、保健品等,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必須有針對性地進行藥物治療。

慢性疲勞綜合征的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如低燒、頭暈、咽喉疼痛、肌肉酸痛等,而目前醫院的常規檢測手段又查不出“慢疲”的病因,因此往往把它當做感冒來治,貽誤治療時機。

自行吃感冒藥貽誤治療時機

專家提醒,如果因為長期加班、工作疲累而經常有上述症狀,就有可能已患“慢疲”。切記諮詢專家進行治療,不可自行買些感冒藥吃吃了事慢性疲勞綜合征青睞白領。

儘管今年5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職業病防治法》並沒有明確把慢性疲勞綜合征納入職業病的範疇,但很多專家仍提醒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要當心頸肩腕綜合症、慢性疲勞綜合征等與工作相關的疾病。

雖然國際上對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病因尚無統一認識,但普遍認為,超正常時間的過量工作、過重的生活及工作壓力是造成CFS的主要原因。

醫學統計表明,三類人是構成CFS大軍的主力陣容:

一是長期面對激烈競爭壓力、心理負擔巨大的人群,如企事業單位的經營者、領導者、私營業主等。

二是事業心強、工作繁忙的腦力勞動者,如科研人員、新聞工作者、政府官員等,集中為“白領”和“金領人士”。

三是長期超負荷、精神處於緊張狀態的體力勞動者,如勞動密集型企業中的工人、計程車司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