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飯後如何運動健康又養生

運動對身體是非常好的,它的好處想必大家也都很清楚,很多人都認識到了運動的好處,經常會做做運動,鍛煉身體,但是運動也不是隨便怎麼鍛煉都可以的,也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還有運動的時間也是有要求的,如果運動的時間和方法不正確,不僅對身體的健康沒有幫助,反而會傷害到自己的身體,這其實是任何人都不願意見到的。那麼,到底怎樣運動才是最好的呢?在此過程中又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面文章就來對此進行深入探討。

誤區1運動時間越長越好

運動不是越劇烈,減肥效果越佳。其實,只有持久的小強度有氧運動才能使人消耗多餘的脂肪。這是由於小強度運動時,肌肉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獲取能量,使脂肪消耗得快。運動強度增大,脂肪消耗的比例反而相應減少。因此,輕鬆平緩、長時間的低強度運動或運動心率+年齡=170次/分的運動最有利於減肥。

誤區2哪裡胖就減哪裡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我的手臂粗了,就多做做手部的運動,腿胖了就要多跑跑步。但是其實這種想法是不現實的,脂肪是全身性的,並非練哪個部位就可以減哪個部位的多餘脂肪。

首先,局部運動易疲勞,消耗的總能量少,且不能持久;第二,脂肪供能是由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調節控制,但這種調節是全身性的,哪裡供血條件好,有利於脂肪消耗,哪裡就能減肥。

誤區3集中鍛煉,突擊運動

很多人意識到鍛煉的必要性,但是平常又抽不出時間,因此週末拿出很多時間去集中鍛煉。或者長期不運動,突然開始大強度的鍛煉。張曉旭稱,事實上這種做法非常有害。平時不運動身體已經形成了生理和機體平衡,大運動量訓練時,心肺功能無法適應,身體機能跟不上,就會導致身體超負荷。科學鍛煉一定要循序漸進,長期堅持。

誤區4早晨鍛煉比黃昏鍛煉好

早晨鍛煉比黃昏鍛煉好嗎?張曉旭稱,其實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險性也相應增加,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相反,黃昏是體育鍛煉的理想時間,因黃昏時的心跳、血壓最平衡,最適應運動時心跳、血壓的改變;黃昏體內化解血栓的能力也達到最佳水準。所以,應該是暮練比晨練好。

如果要運動的話,最好是在飯後的半小時以後再進行運動,如果平時不經常鍛煉的話,最好在一小時後再進行運動,尤其是一些胃腸道疾病患者要特別的注意,不要自己盲目的鍛煉,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運動。今天給大家介紹了這些有關運動的知識,希望大家瞭解這些在運動中經常出現的誤區,瞭解正確的飯後運動時間,正確的運動,擁有健康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