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兒女要關注老年人常見的幾種心理障礙

曾經聽別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瓜念籽,沒有子念瓜”。也就是說父母為自己的子女所付出的關愛,永遠比子女回報自己父母養育之恩多得多。隨著自己的年齡的增長,我們的父母年紀也越來越大,腿腳也越來越不靈便,心情也越來越焦慮,記憶力也大大的減退了。但是,他們又往往不承認自身的原因。因此,我們這些做兒女的也應該對自己的父母有耐心的感情投入,生活上多關心關心,必要的時候請醫生為他們檢查一下,用一些調動情緒的藥物,可能會對他們焦慮的心情有所改善。

隨著年齡的增長,進入老年期後除了有體態體型變化,生理調節機能衰退,適應能力減弱,記憶力減弱、感知能力衰退,思維遲緩等正常的衰老退化之外,還因為生理或社會的多種原因,老人可能會出現孤獨、恐懼、抑鬱、癡呆等

所謂孤獨感,不只是講一個人在行為上“形影相弔”,而是包括由於缺乏人際交往或兒女親情支持所帶來的在心理上的悲哀、淒涼和抑鬱感等負性情緒。如某單位一位元男性領導,65歲離休在家,幾年前喪偶,4個子女已長大成人,自立門戶,其中2個兒女定居國外,在國內的二個兒女因工作忙碌而很少顧及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剛剛離休那一陣子還逢人便講以前的輝煌歷史,久而久之,周圍的人對他所講的東西也不再感興趣了,於是他與別人的溝通也漸漸地減少了。他開始覺得失落,情緒消沉,鬱鬱寡歡,出現了失眠,不思飲食等症狀,有時整天一個人坐在那裡發呆不說一句話。

產生孤獨感的原因,通常與老人社會角色與家庭成員變化有關。老人未離退休前常有許多工作要做,天天與同事打交道,可離退休後,一下子變得無事可做,周圍變得冷冷清清,休閒的家庭生活一下子代替了原來習慣了的忙碌的有規則的行為方式,一天二十四小時可能面對的就是書桌、飯台、床鋪。以往生活、工作、學習中的動機,大多失去外界的刺激,使老年人的生活變得枯燥,乏味。如果此時又由於喪偶,子女另立門戶, 家庭組成發生較大突然的變化,老人更是容易產生孤獨感和莫名的恐懼心理。

當老年人離退休後尚未出現孤獨感前應進行的預防,而當已出現孤獨時,則應積極進行心理調節。否則這種負性情緒會進一步加速人的老化,直接影響健康。

因此,子女應對老人倍加關心.體諒.照顧.消除他們對年邁.疾病.孤獨.貧困等等不良的心理。擴大生活面積,讓他們轉移一下注意力。同時,我們做子女的鼓勵他們多學習,讓他們勤於動腦和他們多聊天,相互溝通一下思想。讓自己的父母樂於接受新鮮的事物,讓他們用求知向上的態度來對待晚年生活,保持穩定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