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頭不暈眼不花≠血壓正常

好多朋友說過一件事,自己在系鞋帶的時候突然起身就會感覺到頭暈,然後就會聯想到自己可能是高血壓,但是大家的這個想法其實是錯誤的,其實我們平時感覺頭暈,但是眼睛不花,其實血壓就是正常的,那麼什麼樣的原因才是導致頭暈的真正原因呢?我們平時如何正確的區分自己是普通的頭暈還是高血壓?這些方法很簡單,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就知道了。

無症狀高血壓也要治療

初次查出血壓高 別急著吃降壓藥

隨著體檢的普及,許多血壓異常的患者都能在沒有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下被檢測出來。然而,即使體檢被檢出血壓高,仍然有許多患者覺得沒有頭痛、頭暈、心悸等症狀,病情應該不嚴重,就忽視了複查,甚至不了了之。

“即使沒出現相關症狀,但血壓一直居高不下,依然會造成包括腦部、心臟、腎臟、大血管在內的靶器官損害,”醫生解釋道,不同病人對血壓的耐受程度不一樣,有些病人耐受比較差,血壓稍微高一些就馬上出現症狀,有些患者可能耐受了高血壓帶來的不適,所以沒有症狀或症狀不明顯,而這兩類患者都需要接受治療。

初次或體檢發現血壓偏高的患者,別自行判斷是高血壓,更不要自行服用降壓藥,應該先做“確診”這一步。目前,診斷高血壓的標準是非同日血壓測量兩次以上,都超過140/90mmHg,才能診斷為高血壓。由於血壓是一個容易受情緒影響的指標,為了避免“白大衣現象”,初次或體檢發現血壓偏高的患者可以先回到家中,在放鬆的狀態下測量兩日血壓,無症狀的患者可能還需要到心內科、高血壓專科做一個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方便專科醫生確診病情。

醫生提醒,一旦確診為高血壓,就必須接受正規的治療,但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從藥物治療開始,血壓水準不太高的患者應該先從運動、飲食、生活方式改變等非藥物治療開始,一段時間後血壓仍不達標,再啟動藥物治療。如果血壓水準比較高,建議儘早開始服用藥物,同時進行非藥物治療。

高血壓監測早晚即可

動不動就測血壓 小心越測越高

目前,高血壓是我國患病人群最多的疾病,每年因為高血壓引起的致殘致死事件也不在少數。所以,部分患者特別是剛確診的病人會非常緊張,除了每天按時服藥,還動不動就拿出血壓計測血壓。

醫生指出,血壓是一項深受情緒影響的指標,緊張、焦慮的狀態下血壓就會升高,頻繁測量是內心焦慮的表現,這種情況下測量的血壓值往往是不准的,甚至越測越高。那麼高血壓患者應該如何正確監測血壓呢?

一般來說,高血壓病人需要監測兩個時段的血壓值,分別是早晨和晚上,每個時段測量三次。清晨(6點到10點)是心腦血管事件的高發時段,絕大多數人會達到一天內最高水準,而睡前的血壓值反映病人一天活動後的血壓水準,對藥物、飲食、運動的調整有很好的價值,所以只要“看住”這個時段的血壓值就可以了。

不過,如果在這兩個時段之間,患者突然出現頭暈、眼花、耳鳴、心悸等情況,也可以及時測量血壓,並及時就診,告知醫生。

醫生還提醒,高血壓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儘量避免進行一些危險動作,比如突然站立、用力排便、猛然下蹲、用力過猛等,這些動作可能會產生中風、血管破裂、主動脈夾層等危險事件。

相信大家在看完以後都知道了血壓是否正常應該如何判斷,沒錯,那麼希望大家能夠在沒事的時候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爭取的評估,而且大家還要記住,我們不要第一次檢查出血壓高的時候就去吃降壓藥,大多數的情況我們是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進行治療的,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看待高血壓和正確的治療高血壓,那麼關於高血壓的總結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