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日常喝牛奶需要注意的五大誤區

雖然說牛奶是日常飲食當中營養價值最豐富的飲品,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對身體有好處,因為牛奶屬於一種酸性食物,當人在服用過量牛奶的時候,體質的酸鹼性也會逐漸變為酸性,這時就不能再食用一些依然是酸性的食物,以免導致身體酸鹼性失去平衡,使人感覺到身體難受。那麼關於喝牛奶,您還知道什麼誤區呢?下面就請專家來做一個系統的總結。

一、牛奶越濃越好?

有人認為,牛奶越濃,身體得到的營養就越多,這是不科學的。所謂過濃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準。也有人惟恐新鮮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嬰幼兒常吃過濃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這是因為嬰幼兒臟器嬌嫩,受不起過重的負擔與壓力。

二、牛奶和巧克力。

有人以為,既然牛奶屬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時吃一定大有益處。事實並非如此。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草酸鈣”。於是,本來具有營養價值的鈣,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從而導致缺鈣、腹瀉、少年兒童發育推遲、毛髮乾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等。

三、牛奶和雞蛋。

專家指出,牛奶加雞蛋的早餐並不科學,蛋白質難以提供能量。現在有超過9%的孩子早上只吃牛奶加雞蛋,糧食長期在早餐中缺位。大多數的家長們以為這樣的早餐就是與國際接軌,殊不知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牛奶雞蛋是好東西,但是用錯了地方。經過一夜十多個小時的能量消耗,早晨的人體急需靠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來重新補充能量,而牛奶和雞蛋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

四、牛奶和米湯、稀飯。

有人認為,這樣做可以使營養互補。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科學。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澱粉為主,它們中含有脂肪氧化酶,會破壞維生素A。孩子特別是嬰幼兒,如果攝取維生素A不足,會使嬰幼兒發育遲緩,體弱多病。所以,即便是為了補充營養,也要將兩者分開食用。

五、牛奶和橘汁或檸檬汁。

有些人建議在牛奶中加點橘汁或檸檬汁,這看上去是個好辦法,但實際上,橘汁和檸檬均屬於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質,就會使蛋白質變性,從而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以上所介紹的這五種喝牛奶的方式均不利於人體的吸收,如果您存在這幾種喝牛奶的誤區,建議您能夠加以改正,這樣才能夠在喝牛奶的過程之中使牛奶中的營養物質充分被人體所吸收。另外,由於牛奶當中含有大量的沉澱物,在吸收的過程當中很容易形成結石,因此,建議那些患有結石疾病的朋友在平時要避免喝牛奶,以免使病情變的更加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