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那些對健康不好的烹飪方式

現在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自己每天應該吃的都已經吃了,按說每天應該攝取的營養也應該夠了呀,可是為什麼做體檢的時候醫生還是會告訴我們說我們的身體裡面某樣元素的含量不足呢?還有的人覺得自己每天吃肉已經吃得很少了,每天都吃的很清淡很清淡的,為什麼自己去做身體檢查的時候醫生還是說身體內還有的油脂超標呢?這到底是什麼地方出現了問題呢?其實啊,是您在做菜的時候用了不正確的炒菜的方式造成的,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的看看那些我們日常生活裡面經常用的但是是錯誤的炒菜的方式吧。

做菜先過油。做地三鮮、幹煸豆角等菜肴時,很多人喜歡先將食材在油裡過一下,撈出來再炒,這樣做出來的菜色澤明亮、氣味香濃。但這種烹調方法會導致攝入的油脂超標,破壞蔬菜本身的營養,同時還可能產生致癌物。建議大家少吃過油菜、煎炸菜,烹調蔬菜多用白灼、清炒、涼拌和清蒸等方式。

油冒煙時才下鍋。等到油鍋冒煙,這樣的油溫往往已經達到200℃以上,此時才把菜下鍋的話,產生的致癌物會增加癌症風險。這種條件下,蔬菜中的很多營養素也被破壞了。此外,油在這種溫度下,不僅其中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受到破壞,而且其中人體中必需脂肪酸也受到氧化破壞,降低了油的營養價值。烹調時,應控制油溫在150℃~180℃左右。最簡單的方法是,把竹筷子插入油中,當其四周冒出許多小氣泡時,就表示溫度夠熱可以下鍋了。

看到了上面的介紹,您是不是是覺得恍然大悟了呢?原來不是自己買的食材有什麼問題,也不是自己買的油有什麼問題,是自己做菜的方式出現了問題呀,只要把錯誤的做採訪時改對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