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請高抬貴手 六類孩子萬萬不要打

要知道,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小天使,不僅是我們的心頭肉,更是我們的開心果。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另父母感到開心,一些有不良習慣的孩子總是會惹父母生氣,有的父母甚至拉過孩子抬手就打,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在國外這種行為可是可以上法庭的,打孩子就是一種虐待。因此,有六類孩子千萬不要隨便動手就打,否則孩子的成長就會陷入陰霾。

1.3歲內的孩子不要打

根據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3歲的孩子處於遊戲期階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強烈,同時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發展,自我統一性開始出現,而3歲前的孩子,這一切都沒有出現,或者只是剛剛發展。即使是有的孩子過於頑皮,體罰他的時間也只能提前到1歲半,對於1歲半以內的嬰兒是絕對不能進行體罰的。因為在這一年齡段,孩子的活動主要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為吃、喝、拉、撒、睡帶來的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在這一階段體罰孩子,會影響他們做出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導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2.孩子生理或心理有特殊情況

行為亢奮有神經障礙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過情感傷害的孩子,都不能打。這種情況下,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3.過於內向的孩子

過於內向的孩子,這種孩子天性敏感,處理應激能力有限,什麼事都掖在心裡,外表看不出來,打會加重孩子的壓抑。

4.孩子與父母感情本來不好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不好,越打越疏遠,越打越逆反,這種無效行為寧可不做。

5.孩子已經受到挫折和委屈

孩子已經受到很大的挫折和委屈,孩子承受壓力的能力有限,雪上加霜的事千萬別幹。

6.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前後的女孩子不能打,女孩需要更強的自尊心,她們長成後遇到的社會壓力會比男孩子大。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種受虐傾向,以為打是一種被愛和被關懷,結果會無意識地鼓勵丈夫的暴力。

相對來說,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動手,那麼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父母的素質是高還是低。如果父母的文化程度都比較高,那麼教育孩子這方面很少對孩子動手,總是用道理來說服孩子。如果父母的文化程度比較低的話,只要一言不合肯定會動手就打,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受氣包。所以說,如果你不想讓周圍鄰居或者是親戚朋友認為你是一個素質不高的人,也最好不要打孩子,動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