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糖尿病人怎麼吃水果

想必大家都知道水果對於人們來說有著很多益處,因其不僅可以幫助緩解口渴,而且美味香甜,是很多人都喜歡的食物,也是我們平日裡最常吃的食材,而且適當吃水果還有美容養顏、幫助腸道消化,而且還有降低血壓、減緩衰老、抗氧化和減肥瘦身的作用。水果中含有大量的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群,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大量的吃,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人,吃水果無疑會對身體造成更多麻煩,血糖升高,身體將會變得不適,需要接受治療。那麼像這類病人如何合理的食用水果呢?在食用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麵我就為糖尿病人說幾點。

要素一:吃水果的時機

當血糖控制比較理想,即空腹血糖能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5%以下,沒有經常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就滿足享受水果的先決條件了。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先將番茄、黃瓜等蔬菜當水果吃,等病情平穩後再選擇水果。

要素二:吃水果的時間

水果一般在兩次正餐中間(如上午10點或下午3點)或睡前一小時吃,這可以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負擔過重。一般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後立即吃水果。

要素三:吃水果的種類

各種水果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約為6%~20%。應選擇含糖量相對較低及升高血糖速度較慢的水果。後者對不同的糖尿病人可能有一定的差異,可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作出選擇。一般而言,西瓜、蘋果、梨、橘子、獼猴桃等含糖量較低,對糖尿病人較為合適,而香蕉、紅棗、荔枝、鳳梨、葡萄等含糖量較高,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要素四:吃水果的數量

根據水果對血糖的影響,每天可食用200克左右的水果(可提供約90千卡的熱量),同時應減少半兩(25克)的主食,這就是食物等值交換的辦法,以使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保持不變。

按照上述四個要素去做的同時,病人還應自己摸清飲食規律,注意隨時檢測自己的血糖水準的變化,吃水果前一定要對此水果的特性作好瞭解否則因為過量食用而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