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老中醫教你兩招滋陰補腎

面對腎虛,其補救方法有多種,民間用得較多的是藥物療法。實際上,藥物並不是補腎的唯一方法,叩齒吞津、按摩腰部等方法,都能有效地對腎進行滋補調養,並且其使用範圍廣,幾乎沒有毒副作用。

叩齒吞津補腎法

中醫認為,牙齒是腎中的精氣所充養的,經常叩齒,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回饋性地促進腎精生成,因此可以健腎。“唾”是唾液中較稠厚的部分,為腎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養腎中精氣的作用。“涎”則是唾液中較清稀的部分,是脾胃之精,具有促進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因而吞咽唾液有健脾補腎的作用。人在焦慮緊張時,唾液的分泌會明顯減少。“叩齒吞津能促進唾液分泌,所以有舒緩情緒、減輕壓力、促進身心放鬆的作用。長久練習此法,不僅對脾腎有好處,對人的整體健康也大有裨益。” 中國名中醫學術研究會副會長郝萬山教授建議大家多做叩齒吞津的動作。

其做法如下:

準備:或坐或站,全身放鬆,面帶笑容,口唇微閉。

叩齒:上下牙齒有節奏地輕輕叩擊,力度以感覺舒服即可,且不可過度用力。剛開始鍛煉時,可輕叩36次,隨著鍛煉的不斷進展,就不必拘泥於36次了,多少隨意。

攪海:叩齒結束後,用舌頭在牙齒後方貼著上下牙床、牙面輕輕攪動,順時針攪9次,逆時針攪9次,再重複一遍,總共攪動36次。

含漱和吞津:當有唾液產生而並不多時,不要急於咽下,要輕輕含漱。等唾液漸漸增多至滿口後,分三小口徐徐咽下。並用意念引導其下行至下丹田(就是小腹部),意守丹田5分鐘。

練習不拘時間,不拘遍數;持久練習,對健康大有好處。

按摩腰部補腎法

按摩腰部能促進腎臟附近區域的血液迴圈,對腎臟也有一定的滋養作用。具體方法是: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後,分別放至腰部兩側,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早晚各一次,每次約200下。

總而言之,防治腎虛,不是靠單一的藥物或者按摩保健法就可以做到的。保持心情愉快,不過度勞累,飲食有節,不縱欲、不熬夜等,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