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吃粽子 享美味不忘健康

文章導讀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營養專家提醒說,粽子雖然味美,要有健康吃法,吃時最好搭配果蔬,利於消化。

端午節吃粽子,對人的養生有益。這是因為粽子多用糯米,而糯米是一味溫補的中藥材,入脾、胃、肺經,可補中益氣。此外,糯米中添加的小棗、花生、蓮子、山藥之類配料,更有一定的補益作用。

粽子雖然好吃,但也要有科學吃法。很多人習慣把粽子當早餐來吃,其實這是不可取的。早晨是人的胃腸道功能最弱的時候,而由糯米為主要原料的粽子黏性高,不易消化,一旦進食過多,會刺激胃酸分泌,可導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舊病復發。

晚上睡覺前也儘量不要吃粽子,否則會導致胃脹。如果一定要吃,最好在食用後散散步、慢跑、做做運動,這樣便於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或者吃些山楂片、健胃消食片、酵母片來幫助消化。

粽子最好在兩餐之間吃,如果做不到,中午吃為宜。粽子最好熱吃,涼食易傷胃。另外,在吃粽子時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最好是涼拌菜,這樣可增加纖維素的攝入,而纖維素本身就是一種消化酶,可促進消化。由於粽子不易消化,如老年人、兒童、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不適合多吃,如果食用,最好選擇小個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糧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