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喝水有講究 每天喝這4種水一年不生病


每天要喝多少水呢?有一種說法每天每個人要喝夠8杯水,真的是這樣嗎?辦公室上班族每天要怎樣喝水,以及每天應該喝多少水,千萬別錯過了。

排毒:清晨一杯水。很多人都知道早晨喝杯水對身體有好處。人體經過了一宿的代謝,體內的垃圾需要外力的説明才能排出,水就是最好的“清洗劑”。此時的細胞像一個乾燥的海綿,會捕捉喝進的水,並在40分鐘左右排出。這是個重要的排毒過程。淡鹽水、蜂蜜水、白開水都非常適合早上喝。專家提醒,早上別喝太涼或太熱的水,溫度以40攝氏度左右為宜。

煩躁:多多喝水。大腦製造出來的內啡肽被稱為“快活激素”,而腎上腺素通常被稱為“痛苦激素”。當一個人痛苦煩躁時,腎上腺素就會飆升,但它如同其他毒物一樣也可以排出體外,方法之一就是多喝水。如果輔助體力勞動,腎上腺素會同汗水一起排出,或者大哭一場,它也會隨著淚水排出。

減壓:做決定前喝杯水。英國東倫敦大學的研究發現,學生在考試前喝杯水,可以提高認知能力,使他們在考試中的表現更出色。而對於上班族,在壓力過大或需要做決定之前喝杯水,可以幫助頭腦變得清晰。

不渴:也得喝水。香港衛生署曾做過一項調查,有1/3成年人每天喝水少於6杯。上班族工作忙碌,常常半天也顧不上喝一口水。美國“水健康”網站指出,當人們覺得口渴時,身體已經流失了至少1%的水分。因此,上班族應該形成良好的喝水和排尿習慣,每1小時喝一次水,每2—3小時排尿一次。

每天應該喝多少水

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從事輕度身體活動的成年人每天需要喝水1500-1700毫升。

當我們活動量較大時丟失的水分增加,應該適當增加飲水量。短時間的運動,可額外補充400~600毫升液體即足以彌補丟失的水分;但若進行持續1小時以上的劇烈運動,則需補充更多的液體。另外,較熱的環境使得排汗增多,室內或飛機上開空調或暖氣可造成皮膚中水分蒸發丟失,也需增加飲水量。飲酒會加快機體內的代謝反應,使得排尿量增加,應補充增加的飲水量沒有定數,只要保持體內水分平衡即可。

喝水時間應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原則是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一夜的睡眠會丟失不少水分,儘管在起床後沒有口渴感,但體內仍然會因為缺水出現血液粘稠。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涼開水(150毫升)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迴圈血容量。

多年來,我們一直想當然地認為,口渴時我們體內才需要水、才需要喝水。其實,口渴時機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並開始利用調節系統進行水平衡的調節,此時飲水雖然可以補充丟失量,並不是最佳的飲水時機,且往往容易一次性飲大量水,加重胃腸負擔,稀釋胃液而影響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