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土豆燉兔肉的做法有哪些

兔肉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肉類,兔肉的營養有很多方面,適合不同年齡的人群食用,當然有人稱孕婦是不能吃兔肉的,吃了後容易形成兔唇,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兔肉食用對胎兒的發育好,只是不能食用大腦等部位,兔肉可以燉著吃,如土豆燉兔肉,燉法不同則味道不同,那麼土豆燉兔肉的做法有哪些呢?

做法一

原料:

白蘿蔔、兔肉、糖、土豆

做法:

1、白蘿蔔、土豆切滾刀塊;

2、兔架切塊,焯水;

3、蔥、薑、花椒爆鍋;

4、放入兔子肉,加醬油,翻炒一會兒;

5、放入蘿蔔、土豆,加鹽,翻炒;

6、然後加水,燉煮熟即可。

做法二

主料

兔肉:1000克

輔料

醬油:100克、大蔥:50克、薑:30克、大蒜(白皮):50克、八角:10克、植物油:40克、甜麵醬:50克、料酒:25克、土豆100克

做法步驟

1. 將兔肉洗淨,切成4釐米見方的塊,用開水焯過,備用。

2.把土豆洗淨削皮,切成小條放到鍋裡煮到七成熟,備用。

2. 鍋內加油,用八角爆鍋,下蔥段、薑片、蒜瓣,下麵醬,把麵醬炒熟,烹入料酒,加醬油,把兔肉下鍋,加湯用旺火燒開,改小火煮要爛時放入土豆,出鍋即成。

小貼士:

兔肉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是兒童、少年、青年大腦和其他器官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有健益智的功效。兔肉包括家兔肉和野兔肉兩種,家兔肉又稱為菜兔肉。兔肉屬於高蛋白質、低脂肪、少膽固醇的肉類,兔肉含量含蛋白質高達70%,比一般肉類都高,但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卻低於所有的肉類,故對它有“葷中之素”的說法。 每年深秋至冬末間味道更佳,是肥胖者和心血管病人的理想肉食。

兔肉性平味酸冷,入肝、大腸二經,補中益氣、清熱解毒。兔肉不能常吃,兔肉農曆8-10月深秋可食,餘月則傷人腎氣, 易損元陽;兔死而眼合者殺人, 孕婦及陽虛、小兒痘出者禁吃 、脾胃虛寒、 腹瀉便溏者儘量少吃;兔肉忌與白雞肉、肝臟、心臟、桔、橘、芥末、薑、芹菜、小白菜、獺肉同食;補病肝時,不能使用多油、烤炸等上火燥熱的方式進行烹調。

土豆燉兔肉的做法有哪些呢?上文有兩種土豆燉兔肉的做法,按照步驟來看製作是簡單的,做菜前為了保證兔肉的嫩度,可以先用水過一次,這樣的肉會更嫩一些,如果想兔肉更香一些的,則把兔肉用油過一次,炸到肉黃且焦為止,這樣燉出來的兔肉則會更香,土豆下鍋則要晚些,等到兔肉快好的時候再下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