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這種“素菜”傷身增病

我們每天都需要食物來提供身體的能量和營養,而自古中國就有一句話“病從口入”,太多的疾病是由於我們飲食造成,所以現代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而越來越多的人患有癌症,並且富貴病(三高)也隨之增多。而這些疾病也是我們生活中不健康的飲食造成的,而為了健康,我們應該遠離這些致癌食物。

生活中很多人認為食肉過多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素食非常受到追捧,但是素食也不一定能夠讓我們健康,很多所謂的素食更有可能致癌。

生活中的三大致癌物質

導致癌症除了外部環境污染、輻射和家族影響之外,更多是由於不健康的飲食造成,食入太多的致癌物質。

而我們正常的飲食中最容易致癌的三類物質分別是黃麴黴毒素、苯並花、亞硝胺類。

1.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是嚴重致癌物質,其主要通過在肝臟中代謝活化之後才致癌,所以,其主要會導致肝癌。

而黃麴黴毒素主要存在於糧食、油類以及含油脂的堅果中,如常吃的花生、黃豆、玉米、以及杏仁、榛子等。而其中花生和其製品中含有黃麴黴素最高,並且除了容易誘發肝癌之外,還容易到乳腺癌、直腸癌、骨癌等等。

而我們日常生活中只有黴變的食物才會造成黃麴黴毒素的身體,平時能夠接觸到到的食物中也含有致癌物質。

首選,傳統的制醬方式容易導致黃麴黴毒素的食入。在生活水準還很低下的時候,黴變的豆類和饅頭會被用來制醬,而今天已經很少發現。但是,平時利用發酵過後的黃豆制醬時,也容易出現黃麴黴毒素。

其次,自榨油含有一定量的黃麴黴毒素。生活中很多人害怕購買到地溝油,而選擇作坊進行自榨油。而黃麴黴毒素並不怕高溫,只要榨油的材料(黃豆、花生等)含有黴變的成分,就有可能增加黃麴黴毒素。

2.苯並(a)芘

苯並花屬於一種多環芳香烴物質,在18世紀之後便發現其與癌症有著很大的關係。主要是尤其在身體內代謝產生二羥氧苯並花,會導致細胞變異,屬於致癌性物質。

如果僅僅說苯並花,我們會很陌生。在日常生活中苯並花多存在燒柴油的汽車尾氣中、煤焦油、煙草和木材的燃燒煙霧中。

首先,在外就餐,過油的蔬菜中含有大量的苯並花。因為,多次使用的油脂會含有大量的植物質。有科學並沒反復使用超過七次的食用油,其致癌性增加30倍。

這也是為什麼養生人士一直提倡少吃油炸食物的原因,並非油脂的肉類有害,即使油炸熟食也會危害身體。

再有,燒烤與吸煙同樣的危害,燒烤食物不僅僅局限于健康的添加劑,而是燒烤時,木炭和食物自身產生的煤焦油,和吸煙一樣,煤焦油中含有苯並花,增加患癌風險。

所以,並非吃肉就壞患癌,吃素就健康。而是處理方法錯誤,任何食材都會增加患癌風險。

3.亞硝胺類

如果僅僅說亞硝酸胺我們可能會有疑問,說亞硝酸鹽我們就能明白其危害了。亞硝酸鹽是亞硝酸胺的前身物質,亞硝酸鹽進入體內代謝,產生具有高度活性的致癌物質。

平時我們都知道醃制的肉類和隔夜菜不能吃,其實生活中還有一種富含高度亞硝酸鹽的食物。

首先,醃制的蔬菜含有亞硝酸鹽。醃制的菜類我們多會選擇根莖類,而莖葉蔬菜醃制時候會大量的產生亞硝酸鹽。

而醃制的蔬菜在醃制之後1-3天之後亞硝酸鹽大量增加,這是因為在醃制的過程中細菌大量繁殖,產生具有還原作用的酶,導致亞硝酸鹽的產生。隨著時間的增加,乳酸菌發酵的旺盛,酸度升高,導致亞硝酸鹽開始被酶化和酸分解,從而導致亞硝酸鹽含量降低。

一般醃菜在15-20天之後亞硝酸鹽含量最低,但是,還有存在一定的含量,不宜多吃。

其次,醃制的豆類製品不容小覷。大豆靠的是根瘤菌合成蛋白,原料是含氮物質,所以包括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而豆類在醃制後發酵的過程中和菜類一樣,會增加致癌物亞硝酸鹽的含量。

所以,豆類的醃製品亞硝酸鹽不必醃肉、醃菜少。

結語:身體是我們自己的,而疾病卻是我們不願意也不想患上的。但是,生活的坑是自己挖的,有健康的飲食方法,為何還去追求致癌食用方法了?我們的很多食物並不具備致癌性,只是我們的錯誤方法製作和食用方法導致的,口腹之欲我們都有,但是不能以不健康的方式去最求,所以,為了您的健康,請遠離這些致癌物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