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冬季肛腸疾病容易發作需謹慎

步入冬季,“冬補”成了時下熱興的話題。如果稍不留心,一頓火鍋、一次大餐就導致痔瘡復發,多數患者表示因沒時間只能去藥店買藥膏塗抹應付。專家介紹,肛腸類疾病在某一時期卻存在相同的症狀,患者缺乏專業知識容易混淆病情,再加上部分患者粗心大意,往往會使病情被掩蓋,甚至造成漏診或誤治。

肛腸疾病千萬別“攢著”

痔瘡患者大快朵頤後經常出現像肛門墜脹、

像火燒一樣的灼痛感,甚至便後有腫物脫出、分泌物增多污染內褲的情況。東直門醫院肛腸診療中心主任趙寶明介紹,冬季氣候乾燥,人體內水分極易蒸發,加上人們在

冬季大魚大肉、大燥大熱的過度進補,易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進而誘發或加重痔瘡。

便血,是常見的肛腸疾病症狀,市民多認為痔瘡發作,不放在心上。事實上,一旦出現便血,則說明腸道內有“出血點”,不只是痔瘡,肛裂、直腸息肉、潰瘍性結

腸炎,以及直腸癌等都有便血症狀發生。一些患者除便血外,還可能伴有肛門疼痛、墜脹不適、腫物脫出等,這都屬於肛腸疾病的典型症狀,多是直腸與肛管處存在

出血點以及病灶部位。“不少患者對肛腸疾病有一些老觀念,認為便血是痔瘡發作、偶爾便血應該沒什麼問題、十人九痔,忍忍就過去啦,其實這很可能是在延誤病

情,而腸癌也可能因此趁機而入。

趙寶明教授提醒,門診中,不少患者出現便血、疼痛、脫出等症狀就以為是痔瘡,未經過專業檢查,就自己去藥店買藥治療,病情時好時壞。對此後出現的便血見怪不怪,等到肛門部位出現下墜、脹痛等不適感,再去醫院就診時竟是直腸癌。

肛腸“大腕”共探固脫療法

得了痔瘡該如何治?在中醫理念中,一直有“脫”的概念:如肛腸科的脫肛,還有疝氣、子宮脫垂、膀胱脫垂、胃下垂、腎下垂等,凡是臟器離開它的原位,都叫做“脫”。另一層意思指的是無形的物質,比如“氣脫”有陽脫、血崩等。“固”在西醫的理解中為固定,中醫的“固”除了固定器官,並保持穩定,還包括了固氣、固血、回陽救逆等。因此固脫包羅了各個系統的疾病,如肛腸外科、周圍血管外科、腹壁外科、泌尿外科等,眼科、兒科、內科等。

東直門醫院肛腸診療中心主任、聖馬克醫院特聘專家趙寶明教授介紹,固脫療法以中醫藥“酸可收斂、澀可固脫”理論為基礎,固脫療法分為外治和內治法,外治法主要通過敷藥、薰藥、洗藥、貼藥、注射製劑等中藥,以及推、摁、揉等手法使得脫垂的器官物質回位的治療方法。內治法通常為治療慢性脫垂的基本方法,比如補中益氣湯治療脾虛下陷、氣虛下陷,人參附子湯可以回陽救逆。在治療直腸脫垂(外脫垂、內脫垂)、直腸前突

、重度痔等脫出性疾病,在臨床上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其具有創傷小、併發症少、花費低等特點。